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超细钽粉的电化学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0246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细钽粉的电化学制备方法,以CaCl↓[2]或者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为电解质,将Ta↓[2]O↓[5]粉末或块与金属集流体复合作为固态阴极,以石墨或惰性阳极作为阳极,用参比电极控制电解电位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电解,电解温度控制在500-1000℃,控制电解时间使电解电量到达到理论所需电量及以上,将五氧化二钽电化学还原为超细金属钽粉。其工艺简单,能耗低,污染少,钽粉在空气中相对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细钽粉的制备方法,即采用熔盐电化学还原钽的氧化物制备超细金属钽粉。
技术介绍
随着3G时代的来临,个人电子设备越来越显著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钽和电子市场的关联是明显的,由于钽电容具有稳定的氧化膜和高的介电常数,因而单位体积储能量大,另外钽电容还拥有良好的漏电特性,因此约有80%的钽用于电子工业,且电容器级钽粉约占全部钽应用的60%。据估计,在今后若干年内,电容器级钽粉的需求仍会保持7%~10%的年增长率。 当钽金属作为电解质电容器阳极材料时,粉末越细,则比表面积越大,比电容越大。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发展以及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研究制备超细钽粉提出了主客观要求。 目前电容器级钽粉的制备方法主要市K2TaF7的金属Na还原,化学过程为K2TaF7+5NaTa+2KF+5NaF。比如美国专利US3012877所公开的金属钠熔盐热还原氟钽酸钾的方法,在制备超细钽粉时要加入大量的卤化物稀释剂,除了容易引入过量的杂质外,还导致生产率严重降低。其缺点包括成本高,污染大,不能连续生产等。 中国专利CN 1169643C公开了一种通过用碱金属在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熔盐中还原钽的氧化物制备超细钽粉的方法。类似的,文献(J.Phys.Chem.Solids 2005,66,466-470)报道用金属钙还原氯化钙熔盐中固态五氧化二钽制备超细钽粉。其化学过程为Ta2O5+5x L2Ta+5LxO(L为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但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钽粉氧含量都非常高(4000ppm~37000ppm),这主要是由于卤化物熔盐中LxO或者氧离子不断积累,热力学上不利于金属钽中溶解氧的脱除。 如果在上述五氧化二钽的还原过程中,卤化物熔盐中LxO或者氧离子能够现场除去,则将有利于降低所制备金属中的氧含量。如专利CN 1309724A公开了一种在氯化钙及其混合熔盐中电解固态金属氧化物阴极制备金属粉末的方法,其中生成的LxO或者氧离子在阳极上放电而去除,获得了氧含量小于2000ppm的金属钛。该专利中采用两电极的方式通过控制槽压的方式进行电解,电流效率偏低同时能耗较高。如文献(Angew.Chem.Int.Ed.2006,45,428-432)报道在电解钛时电流效率低于30%。又如文献(金属学报,2006,42(3),285-289)采用两电极体系(石墨阳极)控制槽压3.1V在CaCl2-NaCl熔盐中电解固态五氧化二钽时,在氧含量仍高达16000ppm(1.6%)时,电流效率低于40%,耗能严重。 本专利技术认为造成上述电流效率低、能耗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述专利或者文献所报导的采用两电极体系控制恒槽压电解的实验技术并不适应五氧化二钽固态阴极电化学还原的实际需要。本专利技术在结合实验数据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节能、环保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低,电解效率高,生产流程短,污染少,工艺简单,易于连续生产的低成本。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以CaCl2或者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为电解质,将Ta2O5粉末或块与金属集流体复合作为固态阴极,以石墨或惰性阳极作为阳极,用参比电极控制电解电位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电解,电解温度控制在500-1000℃,控制电解时间使电解电量到达到理论所需电量及以上,将五氧化二钽电化学还原为超细金属钽粉。 上述电解时间大于0.5h,一般控制在1-40小时。 上述参比电极的使用温度在500℃至1000℃之间,原则上,可以采用任何能在氯化钙或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中稳定工作一定时间(0.5h或以上)的参比电极。优先的,可以采用如专利CN 200420017446.7所公开的高温全密封式Ag/AgCl参比电极,该参比电极可以在各种氯化物熔盐及其混盐中稳定工作,能被长时间,反复多次地使用。也可以选用由碱金属及其合金或者碱土金属及其合金在含有相应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离子的溶体内所构成的金属参比电极。 上述电解电位控制在负于五氧化二钽在CaCl2或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中能够还原为金属钽的热力学电位,若以金属钙/钙离子所构成的电对在CaCl2或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中所形成的电位为参比,则电解电位控制在负于1.1V。使用上述全密封式Ag/AgCl参比电极时,电解电位应低于-0.5V,优选的,相对于上述全密封式Ag/AgCl参比电极-0.7V~-1.7V。 上述惰性气体在高温熔盐电解过程中稳定,优选的如高纯氩气。 上述电解过程完成后,产物即可随工作电极从熔盐中取出,如有必要,熔盐中可放入新的Ta2O5固态阴极开始新一轮电解,从而实现金属钽粉的连续生产。 上述产物取出后,在惰性气氛下冷却至常温,然后在水、稀的无机酸(如硝酸、盐酸、硫酸、氢氟酸、过氧化氢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中洗涤,在大气或者真空中干燥。 上述制备的钽粉约为100~300纳米,分布均匀,比表面大,纯度高,氧含量低,为超细钽粉,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超细金属钽粉电解效率可高于75%,能耗可低于2.4KWh/Kg-Ta。 本专利技术提出采用三电极体系(阴极,阳极和参比电极)在高温氯化钙熔盐或者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中通过电化学电解固态五氧化二钽制备金属钽粉,基于以下实验发现如图1所示的电解曲线,在恒电位电解Ta2O5固态阴极时,反应电流由约3A左右迅速降低至约200~300mA,说明Ta2O5的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反应初期1个小时以内,同时,产物中的氧含量在1个小时左右即已降到约8000ppm以下。但将这一数值进一步降低至2000ppm以下则需另外的4个小时电解,而且在这4个小时内,反应电流保持在100~200mA之间。 本专利技术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金属钽中易于溶解氧形成钽氧固溶体Ta(Ox)的缘故,其中Ta与O主要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因此,五氧化二钽的整个电极还原过程包括Ta2O5+(10-4x)e=2Ta(Ox)+(5-2x)O2-(x<1) (1a)Ta(Ox)+2xe=Ta+xO2-(1b)电极反应式1a主要是一个钽的化合物还原为钽的含氧金属(钽氧固溶体)的过程,反应主要受电化学极化以及所生成的氧离子在氯化钙中的液相扩散极化控制。由于盐离子在氯化钙中的扩散系数达到10-5cm2/s,这是一个相对很大的扩散系数,因此,根据电化学基本理论,只要提供足够的电化学极化,如控制电解电位相对于上述全密封式Ag/AgCl参比电极低于-0.7V,Ta2O5即可快速还原为Ta(Ox)。但反应1b则涉及到氧原子在钽氧固溶体金属中的扩散,由于其扩散系数一般小于10-8cm2/s,反应1b主要受氧原子在钽氧固溶体金属中的扩散所控制,是一个很慢的过程。 从实际生产的角度上考虑,为节约电解时间,Ta2O5的主体还原部分可以在较大反应电流下快速进行。而随后的进一步除氧过程则只能在非常小的电流下通过延长的电解时间以达到产品的氧含量要求。可见,Ta2O5固态阴极还原为金属钽必然是一个先快后慢的电解过程。 再从电解能耗的角度上考虑,电解过程的电解能耗为电解电流、电解时间以及电解池槽压的积分和,因此除了上述对电解电流和电解时间的认识外,还必须对电解池槽压进行分析。电解池槽压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超细钽粉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aCl↓[2]或者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为电解质,将Ta↓[2]O↓[5]粉末或块与金属集流体复合作为固态阴极,以石墨或惰性阳极作为阳极,用参比电极控制电解电位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电解,电解温度控制在500-1000℃,控制电解时间使电解电量到达到理论所需电量及以上,将五氧化二钽电化学还原为超细钽粉。

【技术特征摘要】
1.超细钽粉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aCl2或者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为电解质,将Ta2O5粉末或块与金属集流体复合作为固态阴极,以石墨或惰性阳极作为阳极,用参比电极控制电解电位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电解,电解温度控制在500-1000℃,控制电解时间使电解电量到达到理论所需电量及以上,将五氧化二钽电化学还原为超细钽粉。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电位控制在负于五氧化二钽在CaC12或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中能够还原为金属钽的热力学电位。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为能在CaCl2或含有CaCl2的混盐熔体中稳定工作0.5h或以上的参比电极。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先波陈政吴田汪的华胡晓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