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惠民专利>正文

医药专用铁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81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级铁粉,具体为一种医药专用铁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药组成的最小颗粒是微米级别,治病中其药物功效只能到达病灶细胞的表面而无法进入病灶细胞内部的问题。在-10℃~-15℃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3000次-35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再分选出D3=11.2nm,D25=25.1nm,D50=50nm,D75=73.2nm,D97=97.3nm的颗粒分布较为集中的粉体材料,对铁粉颗粒进行低温气体渗透,使其铁粉颗粒的表面形成多孔密集蜂窝状,而后再对铁粉颗粒防氧化包覆。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药物能够非常容易进入到病灶细胞达到治疗和消除病原体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级铁粉,具体为一种医药专用铁粉。技术背景目前,全球人类的生存环境极距恶化。各种各样的疾病肆虐着地球上的各 种生命,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但是,目前人类 面对许许多多的疾病仍然束手无策。当今世界上,无论是西方医学还是古老的 东方医学对于癌症、艾滋病、黑死热病、心血管病,特别是外来物种携带而来 的无名病毒性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无名疾病,我们人类目前的医学水平更是束 手无策。当然,目前的医学治疗方法无外呼两种;其一是,无对症之药,只好 服用一些维生素和增加抵抗力的药物来维持和延长生命。其二是,有对症之药, 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也就是治表不治本,治愈率极低,病症反复发作,反复 治疗,最终人的生命还是夺去。目前国际和国内医药试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现代医学研究表面,我们人类目前所使用的各种药物其组成的最小颗粒是微米 级别,受限于人类目前的生产加工水平,所以,任何药物在治病中其药物功效 只能到达病灶细胞的表面而无法进入病灶细胞内部(病灶细胞表面的微孔径一 般在2pm—5pm以上)。所以,对病灶细胞进行彻底治愈。目前,医学科学界 都在探讨使医药的最小颗粒加工到纳米级,从而使药物的纳米颗粒能进入到病 灶细胞内部,从根本上将病毒消除和治愈。但是,任何药物的纳米颗粒都是可 溶解物质。所以,在进入病灶细胞内部的过程中都会消失的荡然无存。这样, 还是达不到将病毒彻底消除的目的。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481685记载了一种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 工艺,该专利申请记载了一种全新的零界颗粒切割金属纳米粉体材料工艺,以 铁粉为例,步骤包括,将铁粉置于—1(TC—20'C的零界加工温度状态下,然后 对铁粉颗粒进行高速切割,每分钟控制在4000 6000次,然后对切割后的铁粉 颗粒4000 6000转/分钟的高频研磨,再进行物理还原,表面处理,即可得到产品,最后分级分选。能够加工出不同纳米级别的铁粉,利用该方法生产出的特 定颗粒直径的铁粉具有以往技术生产出的材料不同的优异特性,该工艺生产出 的各个不同级别的纳米铁粉特性有着明显的区别,经过分级筛选和配比后可广泛用于不同行业或领域。专利申请号为2006101620469公开了一种金属微、纳 米颗粒包覆工艺,该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在金属粉体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 lnm—3nm的高质量防氧化保护层,以下称为"DQ包覆法"。该工艺可以使金属 纳米粉体颗粒的防氧化时间大大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药组成的最小颗粒是微米级别,治病中 其药物功效只能到达病灶细胞的表面而无法进入病灶细胞内部的问题而提供了 一种医药专用铁粉。专利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医药专用铁粉,是由以下方法实现的,利用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icrc -i5x: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3000次一一35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再分选出 D3二11.2nm, D25=25. lnm, D50=50nm, D75=73.2nm, D97=97. 3nm的颗粒分布的 粉体材料,在包覆前对铁粉颗粒进行28(TC低温气体渗透,使其铁粉颗粒的表面 形成多孔密集蜂窝状,蜂窝状厚度要达到铁粉颗粒直径的3/4,而后再用"DQ 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 3nm的防氧化包覆。 本专利技术技术优势1、 本技术优势的优势一是;铁粉颗粒均匀而且颗粒范围集中,其颗粒表 面呈多孔密集蜂窝状,非常有利于携带药物的纳米粉体物质。2、 本技术优势的优势二是;多孔密集蜂窝状铁粉颗粒有着对非金属物质 较好的亲和力和亲融性,能和药物紧密结合。3、 本技术优势的优势三是;多孔密集蜂窝状铁粉颗粒对人体病灶细胞的 溶解力有着极强的抵御能力,从而非常容易进入到病灶细胞并且彻底消除病毒, 治愈病态。4、 本技术优势的优势四是;多孔密集蜂窝状铁粉颗粒的表面形状,可以 大量吸引和渗透药物本体,形成纳米级别的颗粒药物,达到治疗和消除病原体 的目的。5、 本技术优势的优势五是;使用方法较为简单,关键在于医药铁粉颗粒 在和药物混和制剂中的分散问题。6、 本技术优势的优势六是;在具体的使用中成本较低。是目前,美国等 西方国家使用的片状铁粉1/1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医药专用铁粉是由以下方法实现的,用专利申请号为 2006100481685记载了一种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l(TC的情况 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3500次的情况下生产、加工表面为微孔蜂窝状 的专用医药纳米铁粉,再分选出(50nm为例)D3=11.2nm , D25=25. lnm, D50=50nm, D75=73. 2nm, D97=97.3nm的颗粒分布较为集中,表面张力极小、对 非金属物质亲和力较大的粉体材料,在包覆前对铁粉颗粒进行28(TC低温气体渗 透,使其铁粉颗粒的表面形成多孔密集蜂窝状,蜂窝状厚度要达到铁粉颗粒直 径的3/4。而后再用"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 3nm的防氧化包对铁粉的分选可以选择"旋风分级工艺",该工艺主要利用铁粉颗粒的受 力表面积和铁粉颗粒在受力情况下的抛物曲线以及铁粉颗粒在旋风容器中的自 重下落速度、时间。利用人工风力和速度在一密闭容器中对直径不同的铁粉颗 粒进行有效的分级。纳米铁粉旋风式分级设备分为四级,每级配置4KW调速电机一台,同时配 置20KW负压电机一台。首先开动负压电机在分级设备的各级容器中形成负压状 态,而后分别开启l级——4级旋风分级器电机在各自密闭容器中形成轴流旋风。 将需要分级的铁粉限量吸入第一密闭容器,在轴流旋风中分选出颗粒直径最大 的铁粉颗粒,剩余铁粉颗粒进入第二密闭容器,在大于第一轴流旋风中分级出 所需铁粉颗粒,顺序二、三级进行逐级分级。这样可以同时得到四个颗粒区间相对集中的铁粉产品。实施例2: —种医药专用铁粉是由以下方法实现的,用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481685记载了一种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15'C的情况 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3500次的情况下生产、加工表面为微孔蜂窝状 的专用医药纳米铁粉,再分选出(50nm为例)D3二11.2nm , D25=25. lnm, D50二50nm, D75=73.2nm, D97=97. 3nm的颗粒分布较为集中,表面张力极小、对 非金属物质亲和力较大的粉体材料,在包覆前对铁粉颗粒进行28(TC低温气体渗 透,使其铁粉颗粒的表面形成多孔密集蜂窝状,蜂窝状厚度要达到铁粉颗粒直 径的3/4。而后再用"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 3nm的防氧化包实施例3: —种医药专用铁粉是由以下方法实现的,用专利申请号为 2006100481685记载了一种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13。C的情况 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3250次的情况下生产、加工表面为微孔蜂窝状 的专用医药纳米铁粉,再分选出(50nm为例)D3=11.2nm , D25=25. lnm, D50=50nm, D75=73.2nm, D97=97.3nm的颗粒分布较为集中,表面张力极小、对 非金属物质亲和力较大的粉体材料,在包覆前对铁粉颗粒进行28(TC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药专用铁粉,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方法实现的,利用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10℃~-15℃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3000次--35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再分选出D3=11.2nm,D25=25.1nm,D50=50nm,D75=73.2nm,D97=97.3nm的颗粒分布较的粉体材料,在包覆前对铁粉颗粒进行280℃低温气体渗透,使其铁粉颗粒的表面形成多孔密集蜂窝状,蜂窝状厚度要达到铁粉颗粒直径的3/4,而后再用“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3nm的防氧化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惠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