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冲Ti-IF钢冷轧及退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773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深冲Ti-IF钢冷轧及退火工艺,钢板坯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符合:C?≤0.005%,Mn?≤0.2%,P?≤0.01%,S?≤0.008%,Alt?≥0.015%,Ti?0.04-0.064%,?N≤0.006%,其余为Fe和无法检测的微量杂质;其冷轧工艺采用五道次冷轧,五道次冷轧总压下量为75%-85%;入口轧制速率与出口轧制速率分别为114-122m/min,575-618?m/min;入口延伸与出口延伸分别为260KN,29KN;退火处理工艺为:两阶段升温,加热速率分别为70-85℃/小时和30-45℃/小时,退火温度为680℃-720℃,保温时间为8-15小时,后采用三阶段冷却,冷却速率分别为25-35℃/小时、35-45℃/小时、15-25℃/小时,冷却至室温。其优点是:经该工艺处理后的抗拉强度达到290-320MPa,屈服强度100-160MPa,应变硬化指数≥0.25,平面各向异性度≤0.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涉及一种超深冲Ti-IF钢冷轧及退火工艺
技术介绍
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IF钢)的特点是碳氮含量很低,并在钢中加入Ti和Nb,形成Ti和Nb的C、N化合物,使钢中的碳、氮间隙原子得以消除,从而具有优越的深冲性能。IF钢冷轧过程中形成的{111}面织构经过位错开动过程,使{111}的储存能量增加。因为位错储存速率与晶粒取向有关,使其具有较高的形变储能,退火过程中,这些亚晶(或晶粒)将优先回复并在原位形核,其后吞并其它取向的晶粒,使{111}面织构进一步加强。另外晶粒尺寸、析出物形态以及C、N间隙原子和置换型原子Ti、Nb、P、Si等的溶量也是影响退火过程中{111}织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按照合金元素的不同,IF钢被分为3种即单一添加Ti,单一添加Nb和同时添加Ti和Nb。Ti-IF钢的再结晶温度比Nb-IF钢的再结晶温度低, 因为Nb-IF钢的沉淀物(MnS、AlN、NbC)比Ti-IF钢中的沉淀物(TiN、TiS和TiC)细小,在一个给定较低的退火温度下,Ti-IF钢比Nb-IF钢具有更高的成型性。为了提高IF钢深冲性能,制定适宜的冷轧及退火工艺十分必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深冲Ti?IF钢冷轧及退火工艺,其特征是:钢板坯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符合:C?≤0.005%,Mn?≤0.2%,P?≤0.01%,S?≤0.008%,Alt?≥0.015%,Ti?0.04?0.064%,?N≤0.006%,其余为Fe和无法检测的微量杂质;其冷轧工艺采用五道次冷轧,五道次冷轧总压下量为75%?85%;入口轧制速率与出口轧制速率分别为114?122m/min,575?618?m/min;入口延伸与出口延伸分别为260KN,29KN;退火处理工艺为:两阶段升温,加热速率分别为70?85℃/小时和30?45℃/小时,退火温度为680℃?720℃,保温时间为8?15小时,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岩青张晓燕王勇张秀飞白雅琼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