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90MPa级低成本热轧结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773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90MPa级低成本热轧结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成分:C?0.15%~0.20%,Si?0.05%~0.20%,Mn?0.1%~0.5%,B?0.0005%~0.004%,N≤0.0060%,Al?0.02%~0.05%,Ti?0.015%~0.025%,?Ca?0.0025%~0.0060%,0.12≤Ca/Al≤0.2,余为Fe。其方法包括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轧制,精炼加Al脱氧,加Ti固氮,使O≤0.002%,N≤0.006%,精炼结束前加硼合金化,喂Si-Ca线;连铸坯热装温度大于840℃;板坯加热1100~1180℃,保温2~3小时,粗轧开轧1020~1100℃,中间坯厚度/成品厚度>5,精轧开轧950~1000℃,累积变形量大于50%,终轧温度850~900℃,轧后6~20℃/s冷至500~600℃卷取,之后空冷。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韧塑性能和焊接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厚度规格为2 12mm的390MPa级热轧结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结构钢通常分为低强度级别的普通碳素结构钢和高强度级别的低合金结构钢。一般采用普通C 一 Mn钢制造低强度级别热轧结构钢板,但对于屈服强度超过300MPa的高强度结构钢板,通常要靠化学成分中添加Nb、V、Ti等合金元素来保证其强韧性匹配。如中国专利CN101280390A等主要是通过加入Nb、V、Ti等微合金元素细化晶粒,提高强韧性。这种方法生产的高强度结构钢性能优异,但成本较高。中国专利CN1952197A、CN101153367A和CN03117280. 6等介绍的超细晶粒钢,不用·加微合金化元素,而是通过控轧控冷技术,低温大变形轧制,利用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理论细化铁素体晶粒,提高C-Mn钢的强度。但要求轧机负荷大,损伤机载设备,减少了轧辊及轧机使用寿命。而且所介绍的超细晶粒钢的Mn含量均在O. 5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低锰的普碳钢成分,通过添加廉价的Al、Ti和微量的B生产出低成本390MPa级韧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90MPa级低成本热轧结构钢板,其特征在于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15%~0.20%,Si?0.05%~0.20%,Mn?0.1%~0.5%,B?0.0005%~0.004%,O≤0.002%,N≤0.0060%,Al?0.02%~0.05%,Ti?0.015%~0.025%,?Ca?0.0025%~0.0060%,0.12≤Ca/Al≤0.2,P≤0.020%,S≤0.0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陈昕刘志伟金纪勇郭晓宏刘凤莲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