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等电流和大电流电器及能量传递与转换装置用电接触元件,通常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造的铜基电接触材料。电接触元件在机械冲击和局部电弧烧蚀等交变载荷条件下服役,因而对对电接触材料机械稳定性和耐电弧烧蚀特性提出了很高要求。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相改性铜基复合材料作为电接触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纳米氧化物改性铜基电接触材料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纳米相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因而其粉体具有强烈的团聚倾向以降低其表面能。采用常规的粉末混合工艺难以制备理想的含纳米相的铜基电接触材料。目前已报道的 纳米相改性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能球磨、反应球磨法、化学镀法、内氧化法和化学共沉积法等。鉴于铜合金的物理化学特性,上述方法很难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微纳米第二相在铜合金基体中的理想分散。同时,纳米相表面微观结构对其与铜基体之间的润湿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上述方法很难实现第二相表面微观结构的调控。如果铜基体与第二相之间润湿性不好,首先影响到的是材料致密化程度,即难于获得低孔隙率致密材料。对于粉末冶金体来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氧化物改性铜基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氧化物改性铜基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称取金属X、锌和铜合金粉末,其中金属X和锌的质量比为任意比,金属X和锌的总量与铜合金粉末的质量比为(1~3)∶(22~24);二、将步骤一中的金属X和锌分别溶于质量百分含量为20~25%的硫酸,溶解后再混合,然后再加入铜合金粉末,在60~85℃水浴条件下搅拌形成悬浊液;三、向悬浊液中滴入13~16%碳酸钠溶液,至悬浊液PH值为7.0~7.4后静置,得到沉淀物;四、将沉淀物经蒸馏水洗涤后进行真空干燥,在氩气保护条件下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900~950℃,煅烧时间为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