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氧化镍矿转底炉煤基还原生产珠镍铁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7715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生产成本的红土氧化镍矿转底炉煤基还原生产珠镍铁工艺,属于铁合金生产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红土氧化镍矿原矿、还原煤及熔剂经细碎、配料、混合、造球后烘干制得干球;b、将干球送入转底炉进行还原,出炉后的高温熔块经水淬冷却、破碎、磁选,得到珠镍铁合金及炉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转底炉作为还原设备,直接使用廉价、资源分布广泛的非焦煤为还原剂,采用煤气为主要能源,生产成本低,可在电力资源缺乏的矿山地区建厂应用,克服了传统工厂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制约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易操作,易于投入规模化生产应用,制得的珠镍铁的镍品位高,金属回收率高,是生产不锈钢的优质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合金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生产成本的红土氧化镍矿转底炉煤基还原生产珠镍铁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不锈钢需求及产业的迅速发展,作为其主要原料之一的镍金属产业在近几年也迅速崛起。镍资源主要以硫化矿和氧化矿两种形式存在,全球红土氧化镍矿(又称红土镍矿、氧化镍矿或红土矿)储量占镍资源的72%左右,硫化矿占28%左右,因此红土氧化镍矿逐渐成为提取镍金属的主要原料。目前处理红土氧化镍矿的工艺方法主要有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两种,湿法冶金工艺主要有还原焙烧-氨浸工艺和加压酸浸工艺,但湿法冶金由于其金属回收率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以及对设备、规模、投资、操作控制等有很高要求,因此难以普遍推广。火法工艺主要有高炉生产工艺、回转窑生产工艺、电炉还原熔炼生产工艺,但普遍存在高炉利用系数较低、回转窑控制要求难以掌握、电炉能耗较高等缺点,并且都需要焦炭作为还原剂。目前综合这几种火法冶金工艺而推行的回转窑-电炉冶炼(RKEF)流程应用较为广泛,但受到电力资源、焦炭资源以及运输成本的限制,该工艺也只能在电力、焦炭、运输条件相对便利的地域推广应用。因此,探索一种能替代焦炭作为还原剂、克服电能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红土氧化镍矿转底炉煤基还原生产珠镍铁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红土氧化镍矿原矿、还原煤及熔剂经细碎、配料、混合、造球后烘干制得干球;b、将干球送入转底炉进行还原,出炉后的高温熔块经水淬冷却、破碎、磁选,得到珠镍铁合金及炉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向花亮邓小东鲍呈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广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