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钒转炉溅渣护炉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转炉是钢铁企业生产的主体设备,其寿命直接关系到转炉的生产成本。为了提高转炉寿命,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LTV公司首先开发并采用溅渣护炉技术,大幅提高了转炉炉龄,由1990年的6200炉次上升到1995年的15658炉次。采用溅渣护炉技术后,转炉耐火材料的消耗降低25% 50%左右。日本转炉炉龄并不高,一般在6000 8000炉。在溅渣护炉条件下,武钢通过转炉长寿化系统研究,最高炉龄达3万余炉,宝钢复吹炉龄最高I万余炉,一般在6000 8000炉。溅渣护炉方法分为卧式喷枪法、卧式底吹法、立式底枪法、卧式火焰喷涂法、直立喷枪法等。目前,炼钢转炉普遍采用的是立式氧枪法。其工艺特点是利用顶吹氧枪切换氮气,喷溅经改性的终渣,将其涂敷在转炉炉衬内壁。通过喷射角度的改变,能有目的地集中喷溅某个部位。吹炼前,加入过量的白云石与石灰,吹炼期间因过饱和的氧化镁渣相减轻了炉衬的侵蚀。此外,泡沫渣在炉衬上形成保护层。提高溅渣层与炉衬砖间二者的结合强度,是改善溅渣护炉效果的关键。提钒转炉由于其生产特殊性,其维护及长寿化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提钒转炉的溅渣护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溅渣护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钒吹炼结束出完半钢后,在转炉内留预定量的钒渣;加入调渣剂100~200kg/t钒渣,通过氧枪吹氧熔化钒渣;通过氧枪吹氮气进行溅渣护炉,其中,所述调渣剂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0%~50%的C、40%~72%的MgO、4%~7%的CaO以及不大于3%的H2O。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炼,陈永,戈文荪,曾建华,王建,蒋龙奎,卓钧,王二军,黄正华,董克平,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