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浓度CO的耐硫变换反应器及耐硫变换工艺,属于耐硫变换
技术介绍
煤气化所产生的工艺煤气中,以Shell、GSP、东方炉、航天炉等为代表的粉煤气化工艺所产生的工艺气中CO的干基组成大致为60% 75%。CO高达60%以上进入变换反应器,同样变换反应条件下,反应床层下部的反应温度一般会接近500°C,甚至超过530°C,这样就对反应器的材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增加了反应器的造价,也增大了装置操作的不安全性。 目前解决高浓度CO变换超温的方法一种是采用高水气比降低床层温度,如把水气比提高到I. 8左右可以把床层下部的温度降至460°C以下;所加入的蒸汽可以采用利用本身反应放热所产生的蒸汽,但需要使用废热锅炉,投资较大;另一种是在主变换反应器之前增加一个预反应器,预变换反应产物经喷水降温或者换热降温后再进入主变换反应器,也需要额外增加设备;还有一种方法是第一变换反应器采用很低的水气比(如O. 2 O. 4),来限制CO的转化率,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水气比越来越低,在高温、低水气比下存在发生甲烷化反应的危险;而且目前粉煤气化基本上采用激冷流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浓度CO的耐硫变换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2),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壳体(2)上部设置进气管线(1),下部设置出气管线(6),反应器壳体(2)内部设置上段催化剂床层(3)和下段催化剂床层(5),上段催化剂床层(3)和下段催化剂床层(5)之间的壳体(2)上设置进水管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步良,王龙江,程玉春,邓建利,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齐鲁科力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