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公交车用电磁型悬挂式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560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9:28
公交车用电磁型悬挂式拉手发明专利技术项,涉及公交车拉手机械本体与嵌入式控制的综合应用,属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公交车突然启动和紧急刹车时拉手不固定、随意摆动以致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在平时不使用时,拉手可自由摆动,不致碰头。该拉手在使用时通过传感器感知,由电磁铁及定位套筒对拉手自由度进行限制,防止摆动。在不使用时,释放自由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拉手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方便,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向今后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属于机电
,涉及公交车拉手机械本体与嵌入式控制的综合应用,具体地说是一种由传感器感知、单片机控制的可固定的悬挂式拉手。值得一提的是,机电一体化是现代技术的主流,而嵌入式控制技术又作为机电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出行量之大不言而喻。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提倡环保的大环境下,乘坐公交车出行越来越普遍。现在普遍应用的公交车拉手在公交车突然启动和行进过程中躲车、刹车时不能很好的固定,而是随意摆动,从而给乘客(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公交车拉手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在使用时可相对固定的公交车拉手,当拉手在不受力即不使用的情况下,其可自由摆动,不致撞到乘客,从而消除了上述安全隐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公交车动力系统提供电能,由传感器感知、单片机控制电磁铁相互吸引,带动可满足人体需求摇摆的拉手连杆进入套筒从而达到固定拉手的目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安全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图I.车杆2.定位套筒3.主体拉手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图4.弹簧5.电磁铁6.弹珠7.压电应变片式传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I,在本实施例中,当手握住主体拉手3时,传感器7感知并发送信号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电磁铁5相互吸引,主体拉手随下块电磁铁被吸起并进入定位套筒2,此时弹簧4起到缓冲作用,拉手达到相对固定;当手离开拉手时,控制端电平发生变化,电磁铁的磁力消失,再加上弹簧的作用,主体拉手随下面的电磁铁下落至初始位置,拉手又可自由摆动,不致撞伤头。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公交车用电磁型悬挂式拉手,包括主体拉手若干,分布在车杆上;一个定位套筒,布置在主体拉手和车杆之间;一个输入与输出系统,其中包括一个布置在车杆一端的单片机、一个布置在拉手下部的传感器、一对布置在套筒上下两端的电磁铁、导线若干;一个弹簧,布置在套筒之中、两块电磁铁之间;一个弹珠,布置在拉手主体与下面的电磁铁之间。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固定的公交车拉手,且不使用时可恢复自由摆动。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交车拉手,其特征在于当手握住公交车拉手时,传感器感知并发送信号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电磁铁相互吸引,主体拉手随下面的电磁铁被吸起并进入套筒(弹簧起到缓冲作用);当手离开拉手时,电磁铁的磁力消失,通过弹簧的复位作用,拉手主体随下面的电磁铁下落至初始位置。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交车拉手,主体拉手的材料为有机玻璃,定位套筒的材料为工程塑料。全文摘要公交车用电磁型悬挂式拉手专利技术项,涉及公交车拉手机械本体与嵌入式控制的综合应用,属机电一体化
它解决了公交车突然启动和紧急刹车时拉手不固定、随意摆动以致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在平时不使用时,拉手可自由摆动,不致碰头。该拉手在使用时通过传感器感知,由电磁铁及定位套筒对拉手自由度进行限制,防止摆动。在不使用时,释放自由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拉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方便,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向今后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推广。文档编号B60N3/02GK102910101SQ20121037835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专利技术者韩威, 丁洁, 张慧, 郑晓娇, 马祺超, 武美萍 申请人:江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公交车用电磁型悬挂式拉手,包括:主体拉手若干,分布在车杆上;一个定位套筒,布置在主体拉手和车杆之间;一个输入与输出系统,其中包括一个布置在车杆一端的单片机、一个布置在拉手下部的传感器、一对布置在套筒上下两端的电磁铁、导线若干;一个弹簧,布置在套筒之中、两块电磁铁之间;一个弹珠,布置在拉手主体与下面的电磁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威丁洁张慧郑晓娇马祺超武美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