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机壳;马达,设置在机壳内,并输出旋转动力;输出轴,具有轴向设置的容纳工作头的收容孔;传动机构,设置在马达和输出轴之间并可将马达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输出轴;工作头支撑机构,设置于机壳内并具有用于支撑工作头的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收容空间;连接轴,设置于机壳内并能够在两个位置间运动,在第一位置,连接轴与工作头配接并使工作头处于位于收容孔内的工作位置;在第二位置,连接轴使工作头处于位于工作头支撑机构的收容位置并能够与工作头轴向分离;与工作头支撑机构邻接的设置有导回装置,连接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工作头在导回装置的作用下与连接轴轴向分离并保持在收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工作头的储存和快速更换的枪钻类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枪钻类动力工具中,通常包括电钻、电动螺丝刀和冲击钻。电动螺丝刀是用于将螺钉拧紧到工件上的一种常用的电动工具。当使用过程中需要拧紧不同规格的螺钉的时候,根据螺钉规格的不同更换不同的工作头,也就是批头,即要把原来安装的工作头取下,然后装上另一种结构的工作头。在需要频繁更换工作头的使用场合下,给操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方面造成了更换工作头烦琐,另一方面取下的工作头随处放置容易丢失。虽然,在一些手动工具中有一些能实现工作头的储存和快速更换,但是由于手动工具的固有缺点,即扭矩小,操作费劲,使得操作者很容易疲劳,造成效率低·下,不适合在工业产业中作为专业的工具使用。中国技术专利CN201086280Y揭示了一种多刀头电动工具,包括电动工具主体和多刀头转轮结构,多刀头转轮结构包括一个可收容多个刀头的多刀头转轮筒,多刀头转轮筒可轴向滑动的与工具主体相连,当多刀头转轮筒滑动到远离工具主体的位置时,可通过旋转多刀头转轮筒从而选择需要的刀头。但是在多刀头转轮筒远离工具主体时,其连接轴是裸露在外的,灰尘、粉末会在多刀头转轮筒滑动的过程中进入电动工具内部或者多刀头转轮筒的内部,时间长了会造成多刀头转轮筒无法旋转进行刀头选择,或者直接导致电动工具无法使用。而且工作的时候工作头是抵在工件上,这样连接轴需要承受反方向的作用力,连接轴会给传动机构带来压力从而传动机构不能把扭矩传递到连接轴,这样的构造也使得多刀头电动工具的传动不可靠。而且,如果操作者关闭电机手动旋转刀头时,可能触发刀头带动连接轴旋转继而使电机旋转可能会损坏电机。另外,在更换刀头时,需要先将刀头退回至转轮筒,为了防止转轮筒轴向移动时刀头被磁铁吸住而从转轮筒中离开,中国技术专利CN201086280Y揭示了其通过在刀头上设置固定环的方式以防止刀头与转轮筒脱开,但是这样的刀头需要特别订制,使得工具的使用不具有通用性。而且直接通过连接轴带动刀头旋转比较不稳定,因为连接轴的长度越长,连接轴的跳动就越大,给工具的使用者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再者,因为转轮筒需要轴向移动与连接轴分开,很容易进入灰尘等杂物而无法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成本低的动力工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机壳;马达,设置在机壳内,并输出旋转动力;输出轴,具有轴向设置的容纳工作头的收容孔;传动机构,设置在马达和输出轴之间并可将马达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输出轴;工作头支撑机构,设置于机壳内,所述工作头支撑机构具有用于支撑工作头的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收容空间,所述工作头支撑机构能够被调整到其中一个收容空间与输出轴轴向对应的位置;连接轴,设置于机壳内,所述连接轴能够在两个位置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所述连接轴与工作头配接并使工作头处于位于收容孔内的工作位置;在第二位置,所述连接轴使工作头处于位于工作头支撑机构的收容位置并能够与工作头轴向分离;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邻接工作头支撑机构设置的导回装置,所述连接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所述工作头在导回装置的作用下与连接轴轴向分离并保持在收容位置。优选的,所述导回装置包括与工作头支撑机构接触的支撑面以及与支撑面相连的导向面,所述工作头支撑机构位置调整能够带动与连接轴接合的工作头在导向面的作用下与连接轴分离。优选的,所述工作头支撑机构和传动机构设置有盖板,所述支撑面和导向面设置于盖板上。优选的,所述盖板上沿着工作头随着工作头支撑机构位置调整的运动轨迹设有台 阶凸起,所述支撑面和导向面设置于台阶凸起上。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对应连接轴的位置设有穿孔,所述导向面自穿孔处向外高度递增。优选的,所述导向面设有两个,两个导向面位于工作头随着工作头支撑机构位置调整的运动轨迹上并分布于穿孔两侧。优选的,所述导向面围绕所述穿孔的一周设置。优选的,所述导向面为斜面。优选的,所述斜面相对于存储夹端面的倾斜角度在10度到30度之间。优选的,所述工作头支撑机构可旋转的支撑在机壳和所述盖板之间。优选的,所述连接轴连接在传动机构和输出轴之间,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连接轴将马达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输出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工具通过简单的结构使连接轴与工作头分离,并使工作头保持在工作头支撑机构内,确保了较高的可靠性,同时减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动力工具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剖视图。图2是图I中动力工具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I中动力工具沿E-E线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动力工具的小齿轮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I中动力工具处于更换工作头状态时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动力工具的自锁装置部分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图5中沿F-F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自锁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此时输出端行星架逆时针旋转)。图9是图7中自锁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此时转接盘顺时针旋转)。图10是图I中动力工具更换工作头时限制工作头随着连接轴后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阻挡件处于允许连接轴移动的位置的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阻挡件处于限制工作头后退的位置的示意图。图13是图I中动力工具更换工作头时限制工作头随着连接轴后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阻挡件处于允许连接轴移动的位置的示意图。图15是图13中阻挡件处于限制工作头后退的位置的示意图。图16是图I中动力工具更换工作头时限制工作头随着连接轴后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7是图I中动力工具更换工作头时限制工作头随着连接轴后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8是图16中工作头被限制随着连接轴后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连接轴带动工作头回到存储夹且连接轴离开存储夹。图19与图18相似,其中存储夹旋转,工作头与导向面抵接。图20与图18相似,其中存储夹旋转,工作头在导向面的作用下与连接轴轴向分离。其中,I.机壳2.马达3.传动机构4.输出轴6.电池7.按钮开关9.工作头11.手柄13.前壳15.导向槽21.电机轴22.齿轮箱30.小齿轮机构 3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 40.套筒41.收容孔50.固定块51.连接轴52.存储夹53.滑盖54.钢帽56. U型弹簧57.弹片81.限位块131.开孔133.敞开部134.径向通孔221.隔板223.齿轮箱盖板225.拱形件301.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03.第三齿轮308.齿轮轴313.输出端行星架321.固定盘322.转接盘323.滚柱511.磁铁512.支撑端521.收容仓522.压板523.开口526. U 型槽531.导轨535.第一凸块536.第二凸块537.防滑条571.弹性末端2231.穿孔2232.台阶凸起2233.导向面2233a.导向面3181.扁平部3131支脚3211固定引脚3212内圆面3221平面3222扁方孔3223花键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动力工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动力工具为动力螺丝刀,根据动力源的不同可分为气动螺丝刀、液动螺丝刀和电动螺丝刀,电动螺丝刀里也有直流和交流之分,本专利技术优选以直流电动螺丝刀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参照图I到图3所示,该直流电动螺丝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机壳;马达,设置在机壳内,并输出旋转动力;输出轴,具有轴向设置的容纳工作头的收容孔;传动机构,设置在马达和输出轴之间并可将马达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输出轴;工作头支撑机构,设置于机壳内,所述工作头支撑机构具有用于支撑工作头的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收容空间,所述工作头支撑机构能够被调整到其中一个收容空间与输出轴轴向对应的位置;连接轴,设置于机壳内,所述连接轴能够在两个位置间运动,在第一位置,所述连接轴与工作头配接并使工作头处于位于收容孔内的工作位置;在第二位置,所述连接轴使工作头处于位于工作头支撑机构的收容位置并能够与工作头轴向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邻接工作头支撑机构设置的导回装置,所述连接轴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所述工作头在导回装置的作用下与连接轴轴向分离并保持在收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红风,庞晓丽,陈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