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3404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0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由所述马达驱动并用于安装工作头的输出轴,所述壳体包括间隙隔开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定义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中间平面,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在所述中间平面的至少一侧设有N个减振体,所述N个减振体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排布且每个减振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的减振部,所述减振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15mm。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输出轴运动产生的振动传递至操作者,大大的改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提高操作的舒适性,同时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动力工具,如摆动动力工具,其输出轴围绕轴心线做旋转摆动运动,当在输出轴上安装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如锯、切、磨、刮等,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摆动动力工具,一般包括壳体、收容在壳体内的马达,马达的马达轴连接有偏心件,在偏心件上套设有轴承,从而构成一个偏心组件。当马达轴旋转时,偏心组件可以围绕马达轴的轴心线做偏心旋转运动。摆动动力工具的输出轴是垂直于马达轴设置的,在输出轴上固定的连接有一个拨叉组件,拨叉组件形成有相对的两个延伸臂将偏心组件包围,两个延伸臂的内侧均与偏心组件中的轴承紧密接触,从而当偏心轴承做偏心旋转时,偏心传动组件会带动拨叉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运动,又借助拨叉与输出轴的固定连接,使输出轴围绕其轴心线做旋转摆动。这样,在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如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等,摆动动力工具即可以实现多种操作。但是,摆动动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马达直接设置在壳体上,操作者在操作时,常常直接握持在壳体上,从而振动从工具传递至操作者。因此影响了摆动动力工具的操作舒适性。因此,实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动力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工具,可有效减小握持部的振动,提高操作的舒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由所述马达驱动并用于安装工作头的输出轴,所述壳体包括间隙隔开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定义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中间平面,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在所述中间平面的至少一侧设有N个减振体,所述N个减振体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排布且每个减振体 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的减振部,所述减振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15mm。优选的,所述减振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20mm。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背向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上设有支撑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的抵接件,所述N个减振体设置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抵接件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用于安装马达的第一马达壳,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马达壳,所述N个减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壳和所述第二马达壳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用于收容部分所述输出轴的第一头壳,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头壳,所述N个减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头壳和所述第二头壳之间。优选的,所述N个减振体为两个减振体或一个纵长延伸的条状减振体。优选的,所述第一头壳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的最大长度为L,所述减振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的长度之和最大长度大于等于0.2L。优选的,所述N个减振体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上两个最远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沿所述输出轴的径向上两个最远点之间的距离。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由所述马达驱动并用于安装工作头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间隙隔开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定义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中间平面,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在所述中间平面的至少一侧设有N个减振体,每个减振体包括与所述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的减振部,所述减振部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上的两个最远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5mm。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用于收容部分所述输出轴的第一头壳、与所述第一头壳固定连接的第一马达壳,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头壳、与所述第二头壳固定连接的第二马达壳,所述N个减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头壳和所述第二头壳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壳和所述第二马达壳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动力工具中设置了减振体,可以有效避免输出轴运动产生的振动传递至外壳体上设置的握持部上,减少握持部的振动,大大的改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麻手问题,提高操作的舒适性,同时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动力工具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图2所示的动力工具的传动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的动力工具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2所示的动力工具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2所示的动力工具马达壳后侧减振体安装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简化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减振结构的简化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主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动力工具的纵向剖面图,此图中动力工具未安装工作头;图11是图9所示的动力工具沿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12是图9所示的动力工具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图9所示的动力工具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动力工具沿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动力工具尾部减振体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减振结构的简化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主视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动力工具沿E-E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19和图20是图17所示的动力工具减振原理分析简化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减振结构的剖视图;图22是本技术第八实施例提供的动力工具的减振结构的简化示意图。其中,100 动力工具 28 偏心传动机构 38 套管20 马达 30 拨叉 40 叉状部22 输出轴 32 偏心组件 42 第一壳体24 固定件 34 偏心轴 44 第二壳体26 马达轴 36 驱动轮 46 马达壳48 头壳 320 马达 453 抵接件50 握持部 322 输出轴 454 抵接面52 连接件 324 固定件 456 接触面53 抵接件 326 马达轴 458 力传递件52’ 连接件 328 偏心传动机构 461 凹陷部53’ 抵接件 342 内壳体 463 防尘盖54 抵接面 343 间隙 464 通孔56 接触面 344 外壳体 4531 下表面58 减振体 345 外部轮廓 4532 侧面60 内部收容空间 346 马达壳 4533 上表面64 通孔 347 中盖 4611 底面65 内轮廓 348 头壳 4612 周向面66 支撑件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力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由所述马达驱动并用于安装工作头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间隙隔开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定义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中间平面,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在所述中间平面的至少一侧设有N个减振体,所述N个减振体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排布且每个减振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的减振部,所述减振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15mm。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15 CN 2015201116062;2015.08.19 CN 201510511.一种动力工具,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马达、由所述马达驱动并用于安装工作头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间隙隔开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定义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中间平面,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在所述中间平面的至少一侧设有N个减振体,所述N个减振体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排布且每个减振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接触的减振部,所述减振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1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2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背向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上设有支撑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的抵接件,所述N个减振体设置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抵接件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用于安装马达的第一马达壳,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马达壳,所述N个减振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壳和所述第二马达壳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用于收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红风庞晓丽吴宇徐静涛马一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