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工具,包括:输出件、行星轮系、原动机、壳体和齿轮箱;输出件用于输出动力,行星轮系用于驱动输出件,原动机用于驱动行星轮系,壳体用于容纳原动机,齿轮箱用于容纳行星轮系;其中,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太阳轮能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行星轮与太阳轮构成啮合,内齿圈围绕行星轮;动力工具还包括:操作杆;操作杆在被操作时能驱动内齿圈相对齿轮箱沿第一轴线方向移动;齿轮箱形成有:连通齿轮箱的内外的转轴孔;操作杆包括:穿过转轴孔的转动部;其中,转动部使操作杆与齿轮箱构成转动连接。该动力工具的齿轮箱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润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诸如电钻和螺丝批等的动力工具通常包括:电机、行星轮系、齿轮箱以及输出轴,其中,行星轮系包括:行星轮、太阳轮、内齿圈以及行星轮架,齿轮箱用于容纳行星轮系。为了实现行星轮系具有不同的传动比,动力工具还会包括用于调节内齿圈轴向位置的调速杆,进而实现内齿圈的周向位置的锁定和释放。现有的齿轮箱中,为了使得调速杆能够包括分别位于齿轮箱内外的两部分,且位于齿轮箱内的部分能够驱动内齿圈轴向移动,在齿轮箱上通常会形成有大致沿轴向延伸的长形孔,这样,当用户拨动调速杆时,调速杆能在长形孔内沿轴向移动,从而驱动内齿圈轴向移动。这样,齿轮箱上形成的长形孔,开口较大,很容易造成齿轮箱内的润滑油泄漏,进而影响齿轮箱内部的润滑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输出件、行星轮系、原动机、壳体和齿轮箱;输出件用于输出动力,行星轮系用于驱动输出件,原动机用于驱动行星轮系,壳体用于容纳原动机,齿轮箱用于容纳行星轮系;其中,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太阳轮能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行星轮与太阳轮构成啮合,内齿圈围绕行星轮;动力工具还包括:操作杆;操作杆在被操作时能驱动内齿圈相对齿轮箱沿第一轴线方向移动;齿轮箱形成有:连通齿轮箱的内外的转轴孔;操作杆包括:穿过转轴孔的转动部;其中,转动部使操作杆与齿轮箱构成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操作杆相对齿轮箱转动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进一步地,操作杆包括:操作部和驱动部;操作部位于齿轮箱外,驱动部位于齿轮箱内;内齿圈形成有能与驱动部配合的传动部;转动部设置于操作部和驱动部之间。进一步地,在用户操作操作部朝向第一轴线的一个方向活动时,内齿圈朝向第一轴线的另一个方向活动。进一步地,操作杆还包括:位于齿轮箱内的连接部;连接部连接转动部和驱动部并使转动部和驱动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mm。进一步地,动力工具还包括:设置在齿轮箱的转轴孔处的密封件;转动部穿过密封件。进一步地,齿轮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形成有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缺口,第二箱体形成有能嵌入缺口的凸起;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结合时,缺口和凸起之间形成转轴孔。进一步地,动力工具还包括:供操作杆穿过的密封件;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结合时,缺口和凸起之间还形成有收容腔,收容腔在转轴孔的延伸方向上位于转轴孔内,密封件至少部分容纳在收容腔内。进一步地,在操作杆相对齿轮箱转动时,转动部的轴向位置固定。进一步地,转轴孔为圆形孔,转动部为能穿过圆形孔的圆柱体。齿轮箱通过在其侧壁上形成转轴孔,操作杆通过转轴孔与齿轮箱构成转动连接,从而能够提高齿轮箱的密封性和内部的润滑性。附图说明图1是动力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动力工具中的传动装置和齿轮箱的剖面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的齿轮箱和内齿圈的爆炸图;图4是图1的动力工具中的齿轮箱、操作杆和拨钮的作用关系图;图5是图1的动力工具中的齿轮箱、操作杆和内齿圈的作用关系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爆炸图;图7是图6中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4中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对接处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图1所示的动力工具100包括:壳体11、开关12、原动机(图未标)和输出件(图未标)。如图2所示,动力工具100还包括:传动装置(图未标)和齿轮箱13,其中,传动装置可以包括行星轮系14。为了方便说明,动力工具100以一个扭力输出工具为实例,具体可以为电钻;当然动力工具100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扭力输出工具,比如螺丝批、或者兼具螺丝批和电钻功能的多功能工具;或者,动力工具100也可以是打磨类工具,比如砂光机、角磨;动力工具100还可能用来切割工件,比如往复锯、圆锯、曲线锯;动力工具100还可能用来做冲击使用,比如电锤;动力工具100还可能是园林类工具,比如修枝机和链锯;另外,动力工具100还可能作为其它用途,比如搅拌机。事实上,只要这些工具具有用于传递动力的行星轮系14以及用于容纳行星轮系14的齿轮箱13,即可能采用以下披露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1用于容纳原动机、行星轮系14和齿轮箱13等,其可以包括把手部111和容纳部112。把手部111用于供用户握持,容纳部112用于形成容纳各部件的容纳空间。开关12可以安装于把手部111上,这样,用户在握持把手部111时,能够相对方便的触发开关12,该开关12可以为启动该动力工具100的主开关。对于电钻而言,该开关12具体可以为扳机。原动机用于将能量源提供的能量转换成能传递至传动装置的动力,原动机例如可以包括用于驱动行星轮系14的驱动轴,该驱动轴能以第一轴线101为轴转动。对于电钻而言,该原动机具体可以为电机,驱动轴可以为电机轴,第一轴线101对应的为电机的电机轴线。输出件用于输出动力,实现动力工具100的工具功能,该输出件可以将动力直接输出至工件,也可以将动力输出至其它的功能附件并通过功能附件对工件进行作业。可以理解的,对于电钻而言,输出件可以理解为能被行星轮系14驱动的输出轴,输出件还可以理解为用于将钻头连接至输出轴的夹头装置,再或者,输出件可以理解为连接至夹头装置的钻头。行星轮系14设置在原动机和输出件之间,用于驱动输出件输出动力。齿轮箱13形成了一个用于容纳行星轮系14的容纳腔,从而达到保护行星轮系14的目的。为了方便清楚的说明技术方案的内容,做出以下定义:定义第一轴线101方向以及与第一轴线101平行的方向为轴向,定义以第一轴线101为中心轴的圆周方向为周向。具体的,如图2所示,行星轮系14包括:太阳轮141、行星轮142和内齿圈143。其中,太阳轮141能以第一轴线101为轴转动,太阳轮141可以直接被原动机驱动,也可以被原动机间接驱动。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该级行星轮系14与原动机之间的前一级行星轮系15,太阳轮141可以由前一级行星轮系15的行星轮架形成。行星轮142与太阳轮141构成啮合,该行星轮系14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行星轮142,三个以上的行星轮142围绕太阳轮141设置。内齿圈143围绕三个以上的行星轮142,内齿圈143的内周形成有能与行星轮142构成啮合的内齿。现有的动力工具100中,为了实现动力工具100具有不同的输出速度,通常会使得传动装置具有不同的传动比,而对于行星轮系14而言,通常通过锁定和释放内齿圈143的转动来实现传动装置具有不同的传动比。如图2和3所示,齿轮箱13的内壁可以设置内传动结构131,内齿圈143设有能与内传动结构131配合的外传动结构143a。当内齿圈143的外传动结构143a与齿轮箱13的内传动结构131配合时,内齿圈143的周向转动被锁定,此时行星轮系14具有减速的作用,传动装置具有高传动比,从而使得输出件具有较低的输出速度;而当内齿圈143的外传动结构143a与齿轮箱13的内传动结构131脱离配合时,内齿圈143的周向转动被释放,此时行星轮系14没有减速的作用,传动装置具有低传动比,从而使得输出件具有较高的输出速度。如图4至图8所示,动力工具100还包括:操作杆16、密封件17和拨钮18。操作杆16设置于壳体11内,操作杆16在被操作时能驱动内齿圈143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输出件,用于输出动力;行星轮系,用于驱动所述输出件;原动机,用于驱动所述行星轮系;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原动机;齿轮箱,用于容纳所述行星轮系;其中,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能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构成啮合;内齿圈,围绕所述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操作杆,在被操作时能驱动所述内齿圈相对所述齿轮箱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齿轮箱形成有:转轴孔,连通所述齿轮箱的内外;所述操作杆包括:转动部,穿过所述转轴孔;其中,所述转动部使所述操作杆与所述齿轮箱构成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工具,包括:输出件,用于输出动力;行星轮系,用于驱动所述输出件;原动机,用于驱动所述行星轮系;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原动机;齿轮箱,用于容纳所述行星轮系;其中,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能以第一轴线为轴转动;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构成啮合;内齿圈,围绕所述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操作杆,在被操作时能驱动所述内齿圈相对所述齿轮箱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齿轮箱形成有:转轴孔,连通所述齿轮箱的内外;所述操作杆包括:转动部,穿过所述转轴孔;其中,所述转动部使所述操作杆与所述齿轮箱构成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相对所述齿轮箱转动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操作部,位于所述齿轮箱外;驱动部,位于所述齿轮箱内;所述内齿圈形成有能与所述驱动部配合的传动部;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操作部和所述驱动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在用户操作所述操作部朝向所述第一轴线的一个方向活动时,所述内齿圈朝向所述第一轴线的另一个方向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海,赵小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