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易清除铝渣的电机转子铸铝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484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8:26
为解决目前电机转子铸铝模具排气道被阻塞后,铝渣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易清除铝渣的电机转子铸铝模具,该铸铝模具包括下模、中模、上模,下模、中模、上模通过止口配合实现叠加,一芯轴穿过上模上的心轴孔、中模与下模相抵,芯轴与中模之间的空腔形成模腔,上模上设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上模的上方设有上模垫板,螺栓的一端与上模垫板固定,另一端穿过上模并且该端与上模之间留有一段螺栓体,在该端端部设有螺帽,上模与上模垫板之间形成活动连接;在上模与上模垫板的结合面上设有排气道,排气道与上模上的排气孔贯通。采用该结构的电机转子铸铝模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转子压铸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指一种容易清除铝渣的电机转子铸铝模具
技术介绍
在电机行业中,无轴转子是电机不可缺少的零件,生产时通过在铸铝模具中放置转子冲片通过喷射铝液压铸而成。目前常用的铸铝模具如图I所示,该铸铝模具包括下模 3、中模2、上模1,下模3、中模2、上模I通过止口配合实现叠加,一芯轴4穿过上模上的心轴孔、中模2与下模3相抵,芯轴4与中模2之间的空腔形成模腔5,上模I的上方设有上模垫板8,上模I与上模垫板8通过螺栓紧固,在上模I与上模垫板8之间设有排气道7,该排气道7与上模上设置的排气孔6相通。如图I所示,上模垫板8与压铸机9连接,工作时,压铸机9向下运动时,上模I与中模2接触进行压铸,待招液凝固后,压铸机9带动上模垫板8向上运动,上模I随之上行与中模2分离。由上述可知,由于排气道设在上模与上模垫板之间,当压铸时,不可避免有铝渣通过上模上的排气孔进入排气道,容易造成排气道被阻塞,气体无法排出。当排气道发生阻塞时所铸造出的无轴转子中的铝液凝固后,气体呈针孔状密布于铝条及端环处,导致转子铝耗、铁耗增大,从而使电机效率和转矩降低,转差率和温升增高,不能保证电机质量。如果要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易清除铝渣的电机转子铸铝模具,该铸铝模具包括下模、中模、上模,下模、中模、上模通过止口配合实现叠加,一芯轴穿过上模上的心轴孔、中模与下模相抵,芯轴与中模之间的空腔形成模腔,上模上设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上模的上方设有上模垫板,螺栓的一端与上模垫板固定,另一端穿过上模并且该端与上模之间留有一段螺栓体,在该端端部设有螺帽,上模与上模垫板之间形成活动连接;在上模与上模垫板的结合面上设有排气道,排气道与上模上的排气孔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桂梅王庆东高小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