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可吸收镁基复合骨科内固定器,特别是一种主要由孔结构呈现为梯度化规律分布的低孔隙率多孔镁合金基体及其孔结构中所填充的较低含量聚乳酸高分子材料经高温粘结固化而制成,其中,多孔镁合金基体中的孔结构呈现从镁合金基体表面到芯部或从边缘到中心的孔隙率逐渐降低而孔洞尺寸逐渐变小的梯度化分布。本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体内吸收速度可控、降解呈现前慢后快、析氢缓和量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强度要求高、体积大的骨创伤外科、骨缺损修复外科、整形美容等临床应用的可吸收骨内固定植入器械,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使用骨科植入器械以钛合金、不锈钢、钴基合金制作的最为常用,具有稳定的固定效果和优越的生物相容性,但也存在弹性模量高、密度大、不能降解吸收等缺点。近年来,以聚乳酸为典型代表的可吸收高分子内固定骨科器械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手术愈合后可在体内被降解吸收掉,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但相对于金属骨科器械,高分子骨科器械的强度不足,若用于固定受力较大的骨折断端,随着可吸收板降解,固定力减弱,可能导致二次骨折。其次,可吸收高分子板降解产物为酸性,在降解期间,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可吸收镁基复合骨科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骨科内固定器主要由孔结构呈现为梯度化规律分布的低孔隙率多孔镁合金基体及其孔结构中所填充的聚乳酸高分子材料经高温粘结固化而制成,其中,多孔镁合金基体中的孔结构呈现从镁合金基体表面到芯部或从边缘到中心的孔隙率逐渐降低而孔洞尺寸逐渐变小的梯度化分布,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填充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占总重量的5%~49.9%,多孔镁合金基体占总重量的50.1%~9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可吸收镁基复合骨科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骨科内固定器主要由孔结构呈现为梯度化规律分布的低孔隙率多孔镁合金基体及其孔结构中所填充的聚乳酸高分子材料经高温粘结固化而制成,其中,多孔镁合金基体中的孔结构呈现从镁合金基体表面到芯部或从边缘到中心的孔隙率逐渐降低而孔洞尺寸逐渐变小的梯度化分布,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填充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占总重量的59Γ49. 9%,多孔镁合金基体占总重量的50.1% 9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度可吸收镁基复合骨科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多孔镁合金基体由镁铝合金、镁锰合金、镁锌合金、镁锆合金、镁稀土合金、镁锂合金、镁钙合金或镁银合金的一种或由这些体系组合而成的多元系镁合金经压铸或机械加工成型。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度可吸收镁基复合骨科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及的多孔镁合金基体表面和内部孔壁表面进一步通过微弧氧化、阳极氧化、电沉积、等离子喷涂、化学转化、离子注入、溅射、气相沉积或生物化学方法制备了一层可降解生物陶瓷保护层,以控制镁合金的降解速度和镁离子的溶出速度,生物陶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成林,薛烽,郭超,白晶,盛晓波,董寅生,林萍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