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机电致动器子组件的超速联接和控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214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12:36
在此提供了一种超速联接或离合与控制组件,该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以及一个机电致动器子组件,该子组件具有一个电磁感应线圈,该线圈在通电时产生一个磁通量。由这个磁通量产生的控制力被施加到该子组件的一个电枢构件上以便移动该电枢构件并致使这些联接构件通过多个支柱彼此相联接或解除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可控的或可选择的超速离合器或联接组件,并且具体来说,涉及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中的包括机电致动器子组件的超速联接和控制组件。综述一个典型的单向离合器(即0WC)由以下组成一个第一构件、一个第二构件,以及位于这两个构件的相对表面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锁定设备。这种单向离合器是设计来在一个方向上锁定并且来允许在相反方向上的自由旋转。常常用于车辆、自动变速器中的两种类型的单向离合器包括 滚子式单向离合器,其包括多个弹簧加载的滚子,这些滚子位于该单向离合器的内滚道与外滚道之间。(在一些应用上也使用没有弹簧的滚子式单向离合器);以及 楔块式单向离合器,其包括不对称地成形的楔形物,这些楔形物定位于该单向离合器的内滚道与外滚道之间。这些单向离合器典型地用于变速器中,以便在某些换挡过程中防止驱动扭矩(即功率流)的中断并且在滑行过程中允许发动机制动。美国专利号5,927,455披露一种双向超速棘轮式离合器。美国专利号6,244,965披露一种用于扭矩传递的平面超速联接器。美国专利号6,290,044披露一种用于在自动变速器中使用的可选择的单向离合组件。美国专利号7,258,214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26 US 61/317,787;2011.03.17 US 13/050,3771.一种超速联接和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这些联接构件被支撑用于围绕一个共用的旋转轴线彼此相对旋转,该第一联接构件具有一个联接第一面,该联接第一面被定向成轴向地面对沿该旋转轴线的一个第一方向,并且该第二联接构件具有一个联接第二面,该联接第二面与该第一面相对并且被定向成轴向地面对沿该旋转轴线的一个第二方向,该第二联接构件具有一个第三面,该第三面与该第二面间隔开并且被定向成轴向地面对该第一方向;该第二面具有围绕该旋转轴线间隔开的一组凹区,该组中的每个凹区具有由其容纳的一个支柱;该第一面具有一组锁定构形,该组锁定构形在这些支柱从该组凹区向外伸出时由这些支柱接合以便防止该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在围绕该轴线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彼此相关的相对性旋转;该第三面具有一组通道,该组通道围绕该旋转轴线间隔开并且与它们对应的多个凹区连通; 一个支撑构件;以及 一个机电致动器子组件,该机电致动器子组件包括 一个电磁感应线圈,用于当该线圈通电时产生一个磁通量,其中该支撑构件与该第二联接构件中的一个构件是该子组件的一个电枢构件,该电枢构件被安装成用于沿着该旋转轴线相对于该第一联接构件在对应于该组件的一个第一模式的一个第一位置与对应于该组件的一个第二模式的一个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受控的切换移动; 由该支撑构件支撑的一组致动器,该组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具有由其容纳的一个致动器,以便对在其对应的凹区内的其对应的支柱进行致动,从而使得其对应的支柱移动到与这些锁定构形相接触而将该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联接用以在该电枢构件的这些位置之一中在围绕该旋转轴线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彼此一同旋转;以及 至少一个偏置构件,该偏置构件沿着该旋转轴线在该电枢构件上施加一个偏置力,其中当该线圈通电时一个控制力被施加到该电枢构件上,以便致使该电枢构件对抗该至少一个偏置构件的偏置力而沿着该旋转轴线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并且其中在没有该控制力时,该至少一个偏置构件将该电枢构件沿着该旋转轴线从该第二位置移回到该第一位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这些支柱各自具有一个末端,该末端是从其对应的凹区向外枢转地可移动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进一步包括一组偏置构件,这些偏置构件使其对应的多个支柱对抗它们对应的末端的离开其对应的凹区朝向这些锁定构形的枢转移动来进行偏置,其中该组致动器使其对应的支柱的这些末端对抗该组偏置构件的这种偏置而枢转并与这些锁定构形相接触以便使该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相联接用以在围绕该旋转轴线的该至少一个方向上彼此一同旋转,并且其中该组偏置构件被配置成使每个对应的支柱的这些末端移回到其对应的凹区中以便允许这些联接构件在围绕该旋转轴线的该至少一个方向上的相对旋转。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接组件,其中该支撑构件是该电枢构件,并且其中该至少一个偏置构件被置于该第二联接构件与该支撑构件之间以便将该支撑构件推向其第一位置。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该第一位置是一个超速位置,该第一模式是一种超速模式,该第二位置是一个锁定位置,并且该第二模式是一种锁定模式。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该第一位置是一个锁定位置,该第一模式是一种锁定模式,该第二位置是一个超速位置,并且该第二模式是一种超速模式。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这些支柱包括至少一个向前的支柱。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该组致动器包括多个弹簧致动器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面是总体上环形的并且相对于该旋转轴线总体上径向地延伸的。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该子组件包括一个静止的外壳,该外壳具有其中容纳了该线圈的一个空腔,该外壳具有一个开口,该电枢构件在被施加了该控制力时在该开口处沿着该旋转轴线移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中该电枢构件在该开口处移动进入该空腔之中。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中该电枢构件横穿该开口移动。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中该支撑构件是该电枢构件,并且其中该子组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可旋转地支撑该支撑构件的一个轴承。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该第二联接构件是该电枢构件,并且其中该至少一个偏置构件被置于该第二联接构件与该支撑构件之间以便将该第二联接构件推向其第一位置。1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件,其中该支撑构件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莱斯·A·波利
申请(专利权)人:敏思工业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