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石英晶体谐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33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石英晶体谐振器,包括石英晶体、设于所述石英晶体对应面的上镀银电极和下镀银电极,所述上镀银电极中心、石英晶体中心及下镀银电极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镀银电极面积大于下镀银电极面积。通过上、下镀银电极的不平衡设计,即面积差异,保证产品在基本波有良好的电气特性的同时晶体在三次谐波上的频率也远离产品的三倍频率,且制造过程中对被银频率的要求不高,成品测试时不需再进行三倍频率的二次测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谐振器,尤其是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
技术介绍
石英晶体谐振器简称“晶振”,它是利用具有压电效应的石英晶体片制成的。晶振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用于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基频晶体谐振器在线路上工作时会因为线路设计要求对晶体的三次谐波不得工作在一定范围内,但现有晶振内的两片镀银电极大小一样,并且上下位置重合,只有通过控制电极面积大小和被银频率严格的筛选及成品测试后加测三次谐波,来保证成品合格,但成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石英晶体谐振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保证产品在基本波有良好的电气特性的同时晶体在三次谐波上的频率也远离产品的三倍频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石英晶体谐振器,包括石英晶体、设于所述石英晶体对应面的上镀银电极和下镀银电极,所述上镀银电极中心、石英晶体中心及下镀银电极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镀银电极面积大于下镀银电极面积。进一步的,所述上镀银电极的引出端与所述下镀银电极的引出端均位于石英晶体同侧端。进一步的,所述上镀银电极的引出端与所述下镀银电极的引出端分设在石英晶体两个对应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上、下镀银电极的不平衡设计,即面积差异,保证产品在基本波有良好的电气特性的同时晶体在三次谐波上的频率也远离产品的三倍频率,且制造过程中对被银频率的要求不高,成品测试时不需再进行三倍频率的二次测试;上镀银电极中心、石英晶体中心及下镀银电极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保证晶体振动时的平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石英晶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石英晶体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石英晶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石英晶体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附图说明图1、2,一种新型石英晶体谐振器,包括石英晶体、设于石英晶体对应面的上镀银电极I和下镀银电极2,上镀银电极I中心、石英晶体中心及下镀银电极2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保证晶体振动时的平衡。上镀银电极I面积大于下镀银电极2面积,且下镀银电极2的投影面在上镀银电极I所覆盖的区域内,通过上、下镀银电极2的不平衡设计,即面积差异,来保证产品在基本波有良好的电气特性的同时晶体在三次谐波上的频率也远离产品的三倍频率。本实施例中,上镀银电极I的引出端与下镀银电极2的引出端均位于石英晶体同侧端。实施例二参照图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上镀银电极I的引出端与下镀银电极2的引出端分设在石英晶体两个对应端。有益效果参照实施例通过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已经被完全有效的达到了。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应该明白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技术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石英晶体谐振器,包括石英晶体、设于所述石英晶体对应面的上镀银电极和下镀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镀银电极中心、石英晶体中心及下镀银电极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镀银电极面积大于下镀银电极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石英晶体谐振器,包括石英晶体、设于所述石英晶体对应面的上镀银电极和下镀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镀银电极中心、石英晶体中心及下镀银电极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镀银电极面积大于下镀银电极面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吴群先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创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