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属于电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铁芯定位效果不好的问题。铁芯上具有若干根平行设置的铁芯柱和位于铁芯柱两端部的铁轭,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包括呈板状的夹件,夹件分别位于铁轭的两侧,相邻两块夹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能够使夹件夹紧铁轭的拉带,夹件靠近铁芯底部的一侧具有能够使夹件与变压器的箱底接触并定位的定位结构。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通过位于夹件底部的连接件与箱底上的连接座卡接使铁芯与箱底定位,并且夹件的底部与箱底接触,使铁芯的重力能够均匀分布在接触面上,使变压器整体更稳固,并且减少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学
,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是一种变压器铁芯的固定>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变压器的主要功能是电压变换。铁芯是变压器中主要的磁路部分,通常由含硅量较高、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冷轧硅 钢片叠装而成。铁芯分为铁芯柱和铁轭两部分。现有变压器的铁芯通常由夹件夹紧,再通过垫脚与箱体定位。夹件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铁芯的拉板、上梁和侧梁等。例如,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1120177267. X ;授权公告号CN202076085U公开的一种干式变压器的铁芯固定结构,该结构包括有铁芯,铁芯柱设有拉板,拉板对应铁芯柱用DMD预浸布绑扎,于铁芯轭左右相对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夹板,左右夹板之间有拉带连接,拉带绑扎铁芯,达到固定铁芯的目的;拉带的端头通过U形拉扣连接到拉板上,U形拉扣的两支脚设有螺纹,两支脚对应穿过夹板上的通孔后与卡接螺母锁接。上述的干式变压器的铁芯固定结构通过拉带绑扎的形式来固定铁芯,无需在铁芯上开设穿孔,保持铁芯完整结构性,达到了节省材料、提升变压器性能的目的。但是,该干式变压器的铁芯固定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1、由于拉带本身具有弹性,容易导致铁芯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松动,造成安全隐患;2、拉带的布置不合理,导致作用于铁芯上的夹紧力分布不均匀,影响夹紧效果;3、铁芯下部与支脚是通过底部压板上的圆孔和支脚通过螺栓定位,在变压器的运输过程中,变压器的振动会从支脚传递到铁芯上导致铁芯晃动使夹件松动,在变压器的使用过程中,支脚会产生噪声,并且支脚的抗短路能力较差。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铁芯的定位效果更好。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所述的铁芯上具有若干根平行设置的铁芯柱和位于铁芯柱两端部的铁轭,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包括呈板状的夹件,上述的夹件分别位于所述的铁轭的两侧,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夹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能够使夹件夹紧铁轭的拉带,所述的夹件靠近铁芯底部的一侧具有能够使夹件与变压器的箱底接触并定位的定位结构。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通过夹件和拉带固定铁芯的铁轭,避免铁轭在运输或者使用中的振动下发生松动。定位结构通过使夹件与变压器的箱底直接接触,整个铁芯的重力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接触面上,使变压器整体更稳固,并且减少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在上述的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位于夹件底部的若干个定位件,所述的箱底上具有与上述的定位件位置和形状一一对应的定位座,且当所述的定位件与定位座配合时夹件的底部抵靠在箱底上,所述的定位件与定位座之间设置有绝缘座套。定位件能够卡接在定位座上,使夹件和箱底定位,进而使铁芯与箱体的位置保持固定,并且绝缘座套具有缓冲和减震功能。在上述的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定位件的一端与夹件焊接,另一端具有呈圆锥状的连接头,所述的定位座上具有定位孔,所述的连接头能够卡入上述的定位孔内。通过连接头与定位孔的卡接使铁芯与箱底定位。在上述的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夹件与定位件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凹口,所述的定位座能够置于上述的凹口内。当定位件卡接在定位座上时,夹件的底部抵靠在箱底上。在上述的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中,每根所述的拉带和铁芯之间均设置有垫块,所述的垫块上靠近铁芯的一侧具有与铁芯形状相对应的台阶面,另一侧具有能够供拉带抵靠的凹槽。通过垫块使铁芯与拉带的结构更紧凑,防止拉带在振动作用下产生松动。 在上述的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拉带包括位于位于铁轭两端部的拉带一和位于铁轭两侧的拉带二。拉带一连接铁轭两侧的夹件,拉带二用于夹紧铁轭的两侧部。在上述的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铁芯柱的外侧面与所述的夹件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的拉板,所述的拉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夹件固连。拉板用于夹紧铁芯柱,并且使整个铁芯的固定更可靠。在上述的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拉带二沿夹件上下侧边交错分布。使拉带二的夹紧力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在铁轭的两侧。在上述的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拉带二沿夹件上下侧边对称分布。生产和装配较为方便,并且拉带二对铁轭的夹紧最有效。在上述的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拉带的两端均具有螺纹,所述的夹件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拉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固连在上述的连接座上。拉带的固定可靠,拆装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的优点在于I、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通过位于夹件底部的连接件与箱底上的连接座卡接使铁芯与箱底定位,并且夹件的底部与箱底接触,使铁芯的重力能够均匀分布在接触面上,使变压器整体更稳固,并且减少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2、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的定位件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绝缘座套,减少漏磁通穿过钢结构件而所产生的涡流损耗。3、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通过夹件、拉板和拉带对铁芯进行夹紧固定,拉带和铁芯之间设置有垫块,使拉带和铁芯的结构更紧凑,避免铁芯在变压器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附图说明图I是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A-A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铁芯;11、铁芯柱;12、铁轭;2、夹件;21、凹口 ;22、连接座;3、拉带;4、定位件;41、连接头;5、定位座;6、箱底;7、绝缘座套;8、垫块;9、拉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变压器的铁芯I上具有若干根平行设置的铁芯柱11和位于铁芯柱11两端部的铁轭12,本实施例中,铁芯柱11的数量为三根。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用于将铁芯I固定 在变压器的箱底6上,包括夹件2、拉带3和定位结构。具体来说,如图I所示,夹件2设置在铁芯I的每个铁轭12的两侧,夹件2并通过拉带3夹紧铁轭12。本实施例中,拉带3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拉带3的两端均加工有外螺纹,夹件2上设置有连接座22,拉带3的两端分别穿过连接座22,并通过螺母与连接座22固连。每根拉带3和铁芯I之间均设置有垫块8,垫块8上靠近铁芯I的一侧具有与铁芯I形状相对应的台阶面,另一侧具有能够供拉带3抵靠的凹槽。设置垫块8的作用是使铁芯I与拉带3的结构更紧凑,防止拉带3在变压器振动时产生松动。更具体的,拉带3包括位于铁轭12两端部的拉带一和位于铁轭12两侧的拉带二。如图2所示,拉带一连接铁轭12两侧的夹件2。如图I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拉带二沿夹件2上下侧边交错分布,拉带二用于夹紧铁轭12。铁芯柱11的外侧面与夹件2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的拉板9,拉板9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夹件2固连夹紧铁芯柱11。夹件2靠近铁芯I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结构,用于使夹件2与变压器的箱底6接触并定位。如图I所示,定位结构包括定位件4和定位座5。本实施例中,定位件4的一端与夹件2焊接,另一端具有呈圆锥状的连接头41 ;定位座5分别固定在变压器的箱底6上并与定位件4位置正对,定位座5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件4的连接头41能够卡接在定位孔内使铁芯I与箱底6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所述的铁芯(1)上具有若干根平行设置的铁芯柱(11)和位于铁芯柱(11)两端部的铁轭(12),本变压器铁芯的固定装置包括呈板状的夹件(2),上述的夹件(2)分别位于所述的铁轭(1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夹件(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能够使夹件(2)夹紧铁轭(12)的拉带(3),所述的夹件(2)靠近铁芯(1)底部的一侧具有能够使夹件(2)与变压器的箱底(6)接触并定位的定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省,
申请(专利权)人: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