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管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790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蛇形管热交换器,包括外流道和内流道,所述内流道由蛇形管的内腔所构成,所述外流道具有与蛇形管相匹配的蛇形通道,蛇形管外壁与其所处的蛇形通道内壁之间构成外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蛇形管作为内流道,并使蛇形管安置于蛇形通道内,使蛇形通道内壁与蛇形管外壁间形成外流道,外流道与内流道内的流体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减小流体阻力并得以充分接触、充分换热,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易于装配和维护,容易清理的优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实现传热过程的基本设备。在生产中遇到的多 是两流体间的热交换。冷、热流体被固体壁面所隔开,它们分别在壁面两侧流动。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和蛇形管换热器等均是常见的热交换器。公开号为CN102278900,公开日为2011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全封闭蛇形管式热交换器的结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蛇形管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它是由进口管、蛇形管、隔板、箱体、出口管所组成;热交换器的结构有一隔板,用隔板将箱体分割成若干个空间,隔板在箱体中的一端交替地与箱体的两个侧面相连接,使隔板将箱体分割成蛇形的空间走向,蛇形管的走向按隔板与箱体分割成的蛇形空间走向密封在箱体中,将进口管与出口管分别安装在箱体两端与蛇形管进出口端的位置上。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进一步提闻热交换率的闻效蛇形管热交换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蛇形管热交换器,包括外流道和内流道,所述内流道由蛇形管的内腔所构成,所述外流道具有与蛇形管相匹配的蛇形通道,蛇形管外壁与其所处的蛇形通道内壁之间构成外流道。具体地来说,所述外流道具有一箱式外壳,箱式外壳的内腔由平行且相错的横隔壁分隔成容置所述蛇形管的蛇形通道,横隔壁从一侧侧壁向相对侧壁延伸,其延伸始端具有与蛇形管弯管弧度一致的弧形侧壁,其延伸终端与相对侧壁之间留有供所述蛇形管弯管绕行的通道。同侧横隔壁的延伸终端与蛇形管弯管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使蛇形通道具有与蛇形管的外轮廓形状相一致,以减小外流道中的水流阻力。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箱式外壳由底盖、面盖和侧壁围合而成,底盖、侧壁及横隔壁一体成形为箱体,横隔壁高度与箱式外壳的内腔高度一致,所述箱体与所述面盖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箱体的某一侧壁开设有外流道进、出口,所述蛇形管的管出口和管进口分别与外流道进、出口相邻并贯穿过所在侧壁。作为可选方式,蛇形管为翅片管。作为可选方式,蛇形管为外螺纹管。作为可选方式,蛇形管为内螺纹管。作为可选方式,蛇形管由至少两条管并联组成。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和面盖的外表面包覆保温材料。本技术采用蛇形管作为内流道,并使蛇形管安置于蛇形通道内,使蛇形通道内壁与蛇形管外壁间形成外流道,外流道与内流道内的流体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减小流体阻力并得以充分接触、充分换热,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易于装配和维护,容易清理的优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外流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流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装配好的整体示意图。其中箱体10 底盖11侧壁12 面盖13 螺钉14横隔板15 横隔板延伸始端15. I蛇形管延伸终端15. 2外流道进口 16外流道出口 17蛇形管20蛇形管出口 21蛇形管进口 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蛇形管热交换器包括内流道和外流道。如图I所示的外流道具有一箱体10,箱体10由底盖11、侧壁12和面盖13围合而成,箱体10与面盖13通过弹性垫片和螺钉实现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如图2所示,蛇形管20的内腔构成内流道。箱体10的内腔设有横隔壁15,其固定于底盖11上表面,相邻的横隔壁相互平行且相错,从一侧侧壁向相对侧壁延伸,延伸始端15. I具有与蛇形管弯管弧度一致的弧形侧壁,延伸终端15. 2与相对侧壁之间留有供蛇形管弯管绕行的通道,且同侧横隔壁的延伸终端与蛇形管弯管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通过横隔壁把箱体内腔分隔成蛇形通道,在蛇形管外壁与蛇形通道内壁之间构成外流道。作为优选方式,底盖11、侧壁12及横隔壁15—体注塑成形。横隔壁15的高度与箱体内腔高度一致以避免外流道的流体从横隔壁与面盖间的间隙中流过,造成“短路”。蛇形管20依据箱体内腔的蛇形通道的走势放置。箱体10的某一侧壁开设有外流道进口 16、外流道出口 17,蛇形管出口 21和蛇形管进口 22分别与外流道进口 16、外流道出口 17相邻并贯穿过所在侧壁。侧壁的通孔上固定有弹性密封圈,可密封外流道中的流体;蛇形管可以是光管或翅片管或螺纹管,或其它公知的有利于强化热交换的形式。本例中,蛇形管部件由至少两条管并联组成,如图2所示。箱体的外表面和面盖的外表面包覆保温材料。当然,外流道的横隔板与底盖及侧板也可以通过金属板冲压成型的方式获得。需进行热交换的A流体从外流道进口 16进入,从外流道出口 17流出,或者反向;需进行热交换的B流体从蛇形管进口 22进入,从蛇形管出口 21流出,或者反向;两种流体流向相反时可实现效率最闻的逆流热交换。以上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蛇形管热交换器,包括外流道和内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道由蛇形管的内腔所构成,所述外流道具有与蛇形管相匹配的蛇形通道,蛇形管外壁与其所处的蛇形通道内壁之间构成外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蛇形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流道具有一箱式外壳,箱式外壳的内腔由平行且相错的横隔壁分隔成容置所述蛇形管的蛇形通道,横隔壁从一侧侧壁向相对侧壁延伸,其延伸始端具有与蛇形管弯管弧度一致的弧形侧壁,其延伸终端与相对侧壁之间留有供所述蛇形管弯管绕行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同侧横隔壁的延伸终端与蛇形管弯管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外壳由底盖、面盖和侧壁围合而成,底盖、侧壁及横隔壁一体成形为箱体,横隔壁高度与箱式外壳的内腔高度一致,所述箱体与所述面盖可拆卸地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某一侧壁开设有外流道进、出口,所述蛇形管的管出口和管进口分别与外流道进、出口相邻并贯穿过所在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蛇形管为翅片管。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蛇形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蛇形管为外螺纹管。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蛇形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蛇形管为内螺纹管。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蛇形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蛇形管由至少两条管并联组成。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蛇形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和面盖的外表面包覆保温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蛇形管热交换器,包括外流道和内流道,所述内流道由蛇形管的内腔所构成,所述外流道具有与蛇形管相匹配的蛇形通道,蛇形管外壁与其所处的蛇形通道内壁之间构成外流道。本技术采用蛇形管作为内流道,并使蛇形管安置于蛇形通道内,使蛇形通道内壁与蛇形管外壁间形成外流道,外流道与内流道内的流体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减小流体阻力并得以充分接触、充分换热,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易于装配和维护,容易清理的优势。文档编号F28D7/10GK202709821SQ20122037066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元璋, 王磊, 陈永淮, 胡柏相, 李勇 申请人:江门市地尔汉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蛇形管热交换器,包括外流道和内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道由蛇形管的内腔所构成,所述外流道具有与蛇形管相匹配的蛇形通道,蛇形管外壁与其所处的蛇形通道内壁之间构成外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璋王磊陈永淮胡柏相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