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的施工装置,具体地是指一种前支点挂篮“C”型挂钩。
技术介绍
目前,挂篮的形式很多,构造上也有差异,常用的挂篮由万能杆件、军用梁组拼的桁架式挂篮,由于其自重大,包括压重可达3000KN,前吊点下挠度大,复杂的空间结构引起的非弹性变形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延误了最佳施工工期,并且利用系数较小,另外还有就是型钢及钢板加工制造的桁架式挂篮,由于其受力合理和一次移动到位等特点,近10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道挂篮使用经验的丰富、对其功能认识的深入及对国外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前支点挂篮施工是目前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施工最常用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受能力大,并且稳定安全的前支点挂篮“C”型挂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前支点挂篮“C”型挂钩,包括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本体由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组成,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依次焊接成“C”型,所述第二钢板的斜面与水平面成夹角a和夹角β,所述夹角a和夹角β均为30— 4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角α和夹角β均为4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板的纵向宽度m为100厘米,第三钢板的纵向宽度η为180厘米,第一钢板和第三钢板平行布置且其间距h为366. 59厘米;所述第二钢板的横向宽度P为120厘米。前支点挂篮“C”型挂钩设置在前支点挂篮的承重系统中的主纵梁中部与一横梁两端并焊接一体。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挂钩结构简单,宜加工,使用方便,此挂钩承受能力较大,并且稳定安全,节约了材料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支点挂篮“C”型挂钩,包括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由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和第三钢板(3)组成,所述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和第三钢板(3)依次焊接成“C”型,所述第二钢板(2)的斜面与水平面成夹角α和夹角β,所述夹角α和夹角β均为30—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形,潘中明,朱晓明,赵军科,田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