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地指一种挂篮中支点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结构斜拉桥主梁施工时,一般采用移动式挂篮作为主要的施工设备,挂篮的后端锚固在已浇筑混凝土主梁上,再在挂篮上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再向前移动挂篮,以进行下一节段施工。现有的移动式挂篮主要为前支点挂篮,前支点挂篮也称牵索式挂篮,利用待浇梁段斜拉索作为挂篮前支点,将挂篮后端锚固在已浇筑梁段上,它能充分发挥斜拉索的作用,由斜拉索和已浇筑梁段共同承担待浇梁段的混凝土荷载。待新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所要求强度后拆除斜拉索和挂篮的链接,使节段荷载连转移到斜拉索上,再前移挂篮。采用此种移动 式挂篮,由于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易受地形地貌等影响,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牵索式挂篮的挂篮中支点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挂篮中支点结构,包括设于挂篮中部两侧的C型挂钩和在已浇筑箱梁上设有的行走轨道,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行走轨道上设有挂篮推进块,挂篮推进块和C型挂钩之间设有顶推千斤顶,在行走轨道上还设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篮中支点结构,包括设于挂篮(1)中部两侧的C型挂钩(2)和在已浇筑箱梁(3)上设有的行走轨道(4),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所述行走轨道(4)上设有挂篮推进块(5),挂篮推进块(5)和C型挂钩(2)之间设有顶推千斤顶(6),在行走轨道(4)上还设有行走千斤顶(8),挂篮推进块(5)与行走千斤顶(8)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潘中明,李新形,赵军科,田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