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续梁桥悬臂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同步施工用装置,解决了在连续梁桥悬臂施工中浇筑短边跨现浇段或山谷桥梁时,分步合拢施工存在工期较长、施工工艺繁锁的不足。其包括一种可以为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提供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顶部安装有可以使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的梁底与支撑机构发生相对滑动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上安装有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的模板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现了桥梁现浇段与边跨合拢段的同步施工,改变了分步施工的常规方法,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梁桥悬臂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同步施工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中,边跨合拢的施工方法一般是采用支架法浇筑边跨现浇段,同时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到边跨合拢段的前一节段,然后移篮或安装边跨合拢装置进行边跨合拢段施工,该方法为边跨分步合拢施工。对于一些边跨现浇段较短的桥梁或山谷桥梁来说,分步合拢施工存在工期较长、施工工艺繁锁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在连续梁桥悬臂施工中浇筑短边跨现浇段或山谷桥梁时,分步合拢施工存在工期较长、施工工艺繁锁的不足。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连续梁桥悬臂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同步施工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可以为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提供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顶部安装有可以使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的梁底与支撑机构发生相对滑动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上安装有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的模板系统。滑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机构顶部的上纵梁和下纵梁,上纵梁和下纵梁之间设置若干滚筒。支撑机构为施工支架式结构,其包括地基,地基上设置支架,支架上设置横梁,支架为碗扣式满堂支架或者钢管柱支架。支撑机构或为施工吊杆式结构,其包括主梁悬臂上预埋设置的吊杆以及与边墩连接的支撑托架。支撑托架包括与边墩上的预埋件连接的牛腿斜撑和牛腿水平撑以及连接二者的牛腿连接件。基于本技术完成的同步施工方法,设置可以为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提拱支撑的施工支架或吊架,在支架或吊架上安装滑动机构使得梁底与支架或吊架之间能相对滑动,减少现浇梁体与支架或吊架之间的摩阻力,使现浇段的伸缩与悬臂段的伸缩相适应;在滑动机构上安装边跨现浇段与合拢段模板,在模板内进行钢筋绑扎及预应管道安装,然后一起浇筑边跨现浇段与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预应力施工及体系转换。具体施工步骤如下I)、在边跨预压位置处进行配重;2)、搭设施工支架或托吊装置;搭设施工支架先进行地基处理,确地基承载力能承受支架自重及其所传递的荷载;施工支架可以为碗扣式满堂支架、钢管柱支架或其它形式的支架。搭设托吊装置在主梁悬臂设置预埋吊杆,边墩上设置预埋件用于支撑托架;装置一端立于边墩预埋件的支撑托架上,吊架另一端利用主梁悬臂端预埋的吊杆承受。3)、支架预压;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支架搭设完毕后,按设计重量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同时取得支架弹性变形及各种非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4)、安装滑动机构;滑动机构由两根纵梁与若干滚筒组成,纵梁型号与滚筒型号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定。滑动机构安装完毕后,应与支架固定。5)、安装模板横梁及卸落装置;6)、安装现浇段与合拢段模板,并在模板上进行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安装;7)、将边跨现浇段与合拢段混凝土一起浇筑,待混凝土初凝后,应解除滑动机构与支架或吊架间的约束,以使得梁底与支架或吊架之间能相对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现了桥梁现浇段与边跨合拢段的同步施工,改变了分步施工的常规方法,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地基,2-支架,3-横梁,4-上纵梁,5-滚筒,6-模板横梁,7-木楔卸架,8-模板,9-对拉杆,10-预埋件I,11-牛腿斜撑,12-牛腿水平撑,13-牛腿连接件,14-吊杆,15-预埋件II,16-边墩,17-已浇筑梁段,18-牛腿横联系杆,19-边跨现浇段,20-合拢段,21-下纵梁。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连续梁桥悬臂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同步施工用装置,包括一种可以为边跨现浇段19和合拢段20提供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顶部安装有可以使边跨现浇段19和合拢段20的梁底与支撑机构发生相对滑动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上安装有边跨现浇段19和合拢段20的模板系统。滑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机构顶部的上纵梁4和下纵梁21,上纵梁4和下纵梁21之间设置若干滚筒5。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所述的支撑机构为施工支架式结构,其包括地基1,地基I上设置支架2,支架2上设置横梁3,支架为碗扣式满堂支架或者钢管柱支架。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的支撑机构为施工吊杆式结构,其包括主梁悬臂上预埋设置的吊杆14以及与边墩16连接的支撑托架。支撑托架包括与边墩16上的预埋件连接的牛腿斜撑11和牛腿水平撑12以及连接二者的牛腿连接件13。以某三跨连续梁边跨现浇段与合拢段同步施工施工为例,说明本技术实现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I)、在两主墩上挂篮悬臂浇筑到边跨合拢段的前一节段。2)、施工支架或托吊装置的结构计算分析;对施工支架或吊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和分析,确保支架或吊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满足要求。3)、搭设施工支架或托吊装置;搭设支架先将现浇段与合拢段处的地基I进行处理,处理后搭设施工支架2,支架的间距如下O. 8mX1.2m ;搭设托吊装置在边墩16中增设预埋件10、15,在预埋件10、15上分别焊接斜撑11和水平撑12,在斜撑11和水平撑12之间焊接牛腿连接件13,牛腿做完之后,在牛腿之间焊接牛腿横联系杆18 ;在已浇筑梁段17中增设吊杆14的预留孔,并安装吊杆装置;支架或托吊装置搭设完毕,应在支架2或牛腿上安装横梁3,并使横梁3与牛腿或支架2连接稳固。4)、支架预压;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支架2搭设完毕后,按设计重量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同时取得支架弹性变形及各种非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预压村料为砂袋,采用分级加载方式,0==>60%==>100%==>120%,当达到120%荷载时持续24小时。每完成一级加载,均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卸载也采用分级卸载的方式,程序为120%==>100%==>60%==>0ο每完成一级卸载,也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测量。预压观测点采用在支架上方挂垂直线锤或在支架下方划油漆标记。5)、安装滑动机构;滑动机构由两根纵梁与若干滚筒5组成。经计算,纵梁型号为I24b工字钢,滚筒型号为Φ40πιπιΧ300πιπι。安装完毕后,底纵梁应与横梁3固定。6)、安装模板横梁及卸落装置;在滑动机构先安装模板横梁6,型号为双[10槽钢,在横梁6上安装卸落装置7,卸落装置7由木楔组成。7)、安装现浇段与合拢段模板8,在模板8之间安装对拉杆9,随后模板上进行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安装。8)、将边跨现浇段与合拢段混凝土一起浇筑,待混凝土初凝后,应解除滑动机构与支架或吊架间的约束,以使得梁底与支架或吊架之间能相对滑动。9)、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及养护龄期后,按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张拉边跨预应力钢束,完成休系转换。10)、浇筑中跨合拢段混凝土,按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张拉中跨合拢预应力钢束。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梁桥悬臂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同步施工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可以为边跨现浇段(19)和合拢段(20)提供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顶部安装有可以使边跨现浇段(19)和合拢段(20)的梁底与支撑机构发生相对滑动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上安装有边跨现浇段(19)和合拢段(20)的模板系统。2.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梁桥悬臂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同步施工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可以为边跨现浇段(19)和合拢段(20)提供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顶部安装有可以使边跨现浇段(19)和合拢段(20)的梁底与支撑机构发生相对滑动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上安装有边跨现浇段(19)和合拢段(20)的模板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星亮,张玉根,胡国伟,张俊兵,李英杰,宫文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