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97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管壁上焊接有短钢管,所述短钢管插设于钢管混凝土柱中,所述短钢管中填充有混凝土;该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支座节点可保证在柱中混凝土发生收缩和徐变过程中梁、柱之间传力的连续性,同时免焊接工艺既可避免焊接残余应力的不利影响,又可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木建筑
,尤其是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目前在桥梁工程中应用比较普遍。以连续梁桥为例,当跨径不大时,主梁可采用纯钢管混凝土组合梁,而当跨径较大时,主梁则可采用刚度更大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其上、下弦杆为钢管混凝土,而腹杆为空钢管);对于墩柱,则可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对于这种主梁和墩柱均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连续梁桥,无论主梁是采用纯钢管混凝土组合梁还是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其主梁与墩柱的连接问题事实上就是钢管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对于此类连接,当梁、柱截面尺寸比较接近时,通常做法是将钢管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外部钢管直接进行焊接;而当梁、柱截面尺寸相差较大时,则需要在柱顶加焊封顶板,并将钢管混凝土梁通过垫板置于封顶板上。已有的连接做法不但会使梁、柱钢管中存在严重的焊接残余应力问题,而且还会因墩柱中的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原因而使柱顶混凝土发生脱空现象,导致墩柱刚度和承载力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目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中钢管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墩柱连接做法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该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支座节点可保证在柱中混凝土发生收缩和徐变过程中梁、柱之间传力的连续性,同时免焊接工艺既可避免焊接残余应力的不利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管壁上焊接有短钢管,所述短钢管插设于钢管混凝土柱中,所述短钢管中填充有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短钢管的外径d为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径D的O. 7^0. 9倍;所述短钢管位于钢管混凝土柱中的埋置深度h不小于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径D的2倍。进一步的,所述短钢管的纵向中轴线和钢管混凝土柱的纵向中轴线重合。进一步的,位于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管壁上与所述短钢管纵向中轴线的交点处开有一孔径为2(T30mm的排气孔。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混凝土梁底部与钢管混凝土柱顶面的距离t为2(T30m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支座节点可保证在柱中混凝土发生收缩和徐变过程中梁、柱之间传力的连续性,同时免焊接工艺既可避免焊接残余应力的不利影响,又可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立面图。图2是图I的I-I剖面图。图3是图I的II-II剖面图。图4是图I的III-III剖面图。附图说明 I 一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2 一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3 一混凝土,4. 一短钢管,5 一定位钢板,6 —排气孔,7 —钢管混凝土梁纵向中轴线,8 —钢管混凝土柱纵向中轴线,D —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径,d—短钢管的外径,h —短钢管位于钢管混凝土柱中的埋置深度,t一钢管混凝土梁底部与钢管混凝土柱顶面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例,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管壁上焊接有短钢管,所述短钢管插设于钢管混凝土柱中,所述短钢管中填充有混凝土。所述短钢管的外径d为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径D的O. 7^0. 9倍;所述短钢管位于钢管混凝土柱中的埋置深度h不小于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径D的2倍。所述短钢管的纵向中轴线和钢管混凝土柱的纵向中轴线重合。位于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管壁上与所述短钢管纵向中轴线的交点处开有一孔径为2(T30mm的排气孔。所述钢管混凝土梁底部与钢管混凝土柱顶面的距离t为2(T30mm。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的施工方法,参见图1,首先确定钢管混凝土柱纵向中轴线8与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I的交点,以该交点为中心在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I上开一孔径为2(T30mm的排气孔,并焊接一外径为d的短钢管4,d值取O. 7 O. 9倍的钢管混凝土梁外径D ;在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2顶部焊接定位钢板5,所述定位钢板5沿钢管混凝土梁纵向中轴线7分别设置在钢管混凝土柱的两侧,每侧各两块,并且每侧的定位钢板5均以钢管混凝土梁纵向中轴线7为对称轴,参见图2,定位钢板5的长度应满足在钢管混凝土梁安装定位后,其底部与钢管混凝土柱顶面仍保持有一定的距离t (t取2(T30mm);架立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2,将短钢管4插入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2中(其在柱中的埋置深度h不小于2倍的钢管混凝土梁外径D),并将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I搁置在柱顶定位钢板5上,定位过程中应使短钢管纵向中轴线和钢管混凝土柱纵向中轴线8重合;然后先灌注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 3,再灌注钢管混凝土梁管内混凝土 3 ;待柱中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将柱顶定位钢板5切除。本技术中的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均由钢管和灌注在钢管内的混凝土构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管壁上焊接有短钢管,所述短钢管插设于钢管混凝土柱中,所述短钢管中填充有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钢管的外径d为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径D的O. 7^0. 9倍;所述短钢管位于钢管混凝土柱中的埋置深度h不小于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径D的2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钢管的纵向中轴线和钢管混凝土柱的纵向中轴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其特征在于 位于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管壁上与所述短钢管纵向中轴线的交点处开有一孔径为2(T30mm的排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梁底部与钢管混凝土柱顶面的距离t为2(T3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管壁上焊接有短钢管,所述短钢管插设于钢管混凝土柱中,所述短钢管中填充有混凝土;该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支座节点可保证在柱中混凝土发生收缩和徐变过程中梁、柱之间传力的连续性,同时免焊接工艺既可避免焊接残余应力的不利影响,又可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文档编号E01D19/00GK202705885SQ20122033820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宝春, 黄冀卓, 韦建刚, 吴庆雄 申请人:福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桥免焊接支座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梁的钢管外管壁上焊接有短钢管,所述短钢管插设于钢管混凝土柱中,所述短钢管中填充有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春黄冀卓韦建刚吴庆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