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晶炉的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的底部嵌入地面,所述承载装置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单晶炉的炉体相连,所述承载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将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承载装置的一端嵌入地面,使承载装置与地面成为一体,避免承载装置相对地面的移动,保证了单晶炉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单晶炉的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单晶都是由单晶炉在惰性气体环境中用直拉法生长的,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单晶制备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单晶炉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晶炉的稳固性对生长的单晶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单晶的质量,通常需要将单晶炉稳固地设置在地面上。为此,在采用双层结构的单晶生产车间中,通常需要在单晶炉炉体的下方设置承载装置,以将单晶炉稳固地设置在地面上,通常,单晶炉的辅助设备如空调、电路、水路、单晶炉承载装置等设置在单晶生产车间的下层,而单晶炉炉体设置在单晶生产车间的上层。现有的生产工艺中,常用的单晶炉的承载装置都是采用金属制成的。采用金属结构时,通过螺栓或其他方式将金属结构固定在地面上,再采用螺栓将单晶炉固定在金属结构上。但是,由于金属结构与地面之间通过螺栓等固定,所以金属结构仍然可能会产生移动,无法保证单晶炉的稳定性。随着对单晶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这种承载装置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较高的单晶炉的承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金属结构的承载装置无法保证单晶炉的稳定性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晶炉的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的底部嵌入地面,所述承载装置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单晶炉的炉体相连,所述承载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的高度在2-3m之间。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嵌入地面的深度在O. 5-lm之间。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的外表面采用环氧防静电自流平地坪涂覆。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的外表面采用绝缘材料涂覆。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为长方体结构或者圆柱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顶部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单晶炉的炉体的截面宽度。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为中空结构,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的厚度在O. 2-0. 4m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将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承载装置的一端嵌入地面,使承载装置与地面成为一体,避免承载装置相对地面的移动,保证了单晶炉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单晶炉的承载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单晶炉的承载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单晶炉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单晶炉的承载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保证单晶炉的稳定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晶炉的承载装置,承载装置11的底部嵌入地面12,顶部通过螺栓13与单晶炉的炉体14相连,承载装置1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具体地,承载装置11的高度可以根据单晶生产车间动力设施(包括冷却水,电源供应,特气供应等)以及其他辅助设备而定,还可以考虑工作人员在此处的顺畅工作。承载装置11顶部的尺寸可以依据单晶炉的底座结构来设置。通常,单晶炉炉体下方具有4-8个螺栓,此时,可以在承载装置11的顶部设置4-8个螺纹孔,该螺纹孔的深度可以与单晶炉炉体底部螺栓的长度相同,也可以略长于螺栓的长度,该螺纹孔的直径可以与螺栓的截面直径相同,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承载装置11的顶部通过螺栓与单晶炉炉体相连将单晶炉炉体14底部的螺栓与承载装置11顶部的螺纹孔对齐,并将一半高度的螺栓拧入螺纹孔,然后在螺纹孔处填充植筋胶,最后将螺栓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拧入螺纹孔,这样,单晶炉炉体14就可以牢固地固定在承载装置11上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将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承载装置的一端嵌入地面,使承载装置与地面成为一体,避免承载装置相对地面的移动,保证了单晶炉的稳定性,还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单晶炉承载装置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例如长方体形或者圆柱体形等,该承载装置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下面通过一些具体实例对单晶炉的形状和尺寸等做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承载装置并不局限于这些实例。实施例一图I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承载装置的主视图,该承载装置11为长方体形结构,长方体形承载装置11的底部嵌入地面12,顶部通过螺栓13与单晶炉炉体14相连,承载装置1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具体地,承载装置11可以为实心结构或者中空结构,当设置为中空结构时,承载装置11外表面到中空结构的部分需要保证一定的厚度,例如可以在O. 2-0. 4m之间,如为O.3m,具体参数可以按照具体生产要求而定,设置为中空结构不但可以节约钢筋混凝土材料,还可以进一步提闻承载能力。鉴于承载装置11要承载单晶炉的重量,所以,承载装置11需要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具体地,其承重能力可以大于8000kg,当然,该承重能力可以依据具体生产需要设置。承载装置11的底部嵌入地面可以与地面融为一体,保证了承载装置的稳固性;承载装置11的顶部可以通过四个对称或者不对称设置的螺栓与单晶炉炉体14相连,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参考本技术实施例提到的方法,螺栓孔的深度可以在20-30cm之间,螺栓的截面直径可以为3cm。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可以采用四个对称的螺栓将承载装置11与单晶炉炉体14相连,同一条边上两个螺栓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1. 2m之间,例如可以为I. Im,该距离可以根据具体生产需要设置。承载装置11整体的高度可以在3-4m之间,例如为3m或者4m。承载装置11露出地面部分的高度可以在2-3m之间,例如可以为2. 2m,如图3中的Hl所示。承载装置11露出地面的部分可以全部设置在单晶生产车间的下层,也可以部分设置在单晶生产车间的下·层,部分设置在单晶生产车间的上层。承载装置11嵌入地面的深度可以在O. 5-lm之间,例如可以为O. 5m、0. 8m或者lm,如图3中的H2所示。另外,在承载装置11顶部还可以设置护栏(图中未示出)作为防护,以保证在承载装置11上对单晶炉进行操作的操作人员的要求,该护栏的高度可以在O. 5-lm之间,当然具体参数可以依据生产车间的需要设置,该护栏还可以是铁链。通过设置护栏,可以保证当人在该承载装置11上工作时,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工作的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伤害。承载装置11底部(嵌入地面的部分)周围还可以设有防震沟,以将承载装置11与周围地面隔离开,防止外界振动对设备运行产生影响。该防震沟深入地面的深度可以与承载装置11嵌入地面的深度相同,也可以大于承载装置11嵌入地面的深度,防震沟的宽度可以在O. 3-0. 5m之间。防震沟的具体参数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而定。由于承载装置11的高度较高,不便于操作人员对单晶炉进行操作,所以可以在承载装置11的一侧设置扶梯,以方便操作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晶炉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的底部嵌入地面,所述承载装置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单晶炉的炉体相连,所述承载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盼,陈艳涛,赵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