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水设备及其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20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布水设备及其反应器,用于解决现有的布水设备由于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布水不均匀,并且布水设备容易被污泥堵塞,从而影响反应器的正常运行的问题。一种布水设备,包括:进水总管;与进水总管连通的支管;旋流装置,具有锥形空腔,支管与锥形空腔连通,且支管与锥形空腔连通的管口朝向预设方向;预设方向为沿锥形空腔的横截面的顺时针切线方向或者逆时针切线方向。这样各个支管管口流出的水在流速下实现相互推动,就形成了沿逆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立体旋流,均匀释放至反应器罐底,使得布水均匀。同时,这样相互推动形成的立体旋流,流速高,可以有效地冲击周围淤泥,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水处理行业常用的反应器
,特别是指一种布水设备及反应器。
技术介绍
反应器为有机废水处理行业的常用设备,布水设备位于反应器罐内底部。使用时,污水由罐外水泵提升进入该布水设备,通过该设备进行布水,布水效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反应器运行良好与否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布水设备通常为短管直流式,污水通过水平总管进入罐内,然后通过均匀分布在总管上的竖向小直管流出,小直管末端设锥形挡泥帽,达到布水目的。传统布水设备中,每个竖向小直管出水口都是独立的,布水区域内无法形成固定的流态,布水不均匀。另·外,传统布水设备出口多,单个出水口流速低,易被周围污泥堵塞。可见,现有的布水设备由于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布水不均匀,并且布水设备容易被污泥堵塞,从而影响反应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布水设备及反应器,用于解决现有的布水设备由于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布水不均匀,并且布水设备容易被污泥堵塞,从而影响反应器的正常运行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布水设备,包括进水总管;与进水总管连通的支管;旋流装置,具有锥形空腔,支管与锥形空腔连通,且支管与锥形空腔连通的管口朝向预设方向;预设方向为沿锥形空腔的横截面的顺时针切线方向或者逆时针切线方向。其中,优选地,支管的数目为一个以上。其中,优选地,每个支管与锥形空腔连通的管口在锥形空腔壁面的同一高度上均匀分布。其中,优选地,锥形空腔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反应器的内部循环系统连接的接口。其中,优选地,上述接口为法兰接口。其中,优选地,旋流装置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旋流器的支撑部件。—种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罐体和设置于反应器罐体内的布水设备,其中,布水设备为上述的布水设备,布水设备中旋流装置的锥形空腔朝向反应器罐体的底部。反应器具体为IC厌氧反应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的各个支管均是沿着锥形空腔的壁相切的方式与锥形空腔连通的,并且各个支管的管口朝向是一致的,即各个支管的管口朝向均为沿锥形空腔的横截面的顺时针切线方向或者均为沿锥形空腔的横截面的逆时针切线方向。这样的支管与锥形空腔相切连通和管口朝向一致的设计,保证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立体的旋流布水的实现。这样经各个管口流出的水在流速下实现相互推动,就形成了沿逆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立体旋流,均匀释放至反应器罐底,使得布水均匀。同时,这样相互推动形成的立体旋流,流速闻,可以有效地冲击周围 於泥,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布水设备的剖面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布水设备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水设备,包括进水总管;与进水总管连通的支管;旋流装置2,具有锥形空腔3,支管与锥形空腔3连通,且支管与锥形空腔3连通的管口朝向预设方向;预设方向为沿锥形空腔3的横截面的顺时针切线方向或者逆时针切线方向。下面以该布水设备有三根支管为例,提供本技术的实施例工作时,污水由进水总管进入,再通过与进水总管连接的支管101,支管102,支管103同时流入具有锥形空腔3的旋流装置2。各个支管均是沿着锥形空腔3的壁相切的方式与锥形空腔3连通的,并且各个支管的管口朝向是一致的,即各个支管的管口朝向均为沿锥形空腔3横截面的顺时针切线方向,或者均为沿锥形空腔3的横截面的逆时针切线方向。这样的支管与锥形空腔3相切连通和管口朝向一致的设计,保证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立体的旋流布水的实现。以图I中示意的,各个支管均为沿锥形空腔3的横截面逆时针方向相切为例,污水从支管101进入到锥形空腔3时,首先碰到锥形空腔3的内壁,由于力的作用,水会沿着力的作用方向流动,SP沿锥形空腔3壁面的逆时针切线方向流动,然后受到支管103的流出的水流的推动继续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同时推动支管102流出的水,继续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水流同时推动支管103流出的水沿逆时针方向流动。这样各个管口流出的水在流速下实现相互推动,就形成了沿逆时针方向的立体旋流,使得布水均匀。同时,这样相互推动形成的立体旋流,流速高,可以有效地冲击周围游泥,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上述布水设备中支管的数量可以有多个,本实施例只是以该布水设备有三根支管为例;同样地,上述各个支管也可以为沿锥形空腔的横截面顺时针方向相切连通,本实施例只是以各个支管沿锥形空腔的横截面逆时针方向相切连通为例。其中,优选地,上述支管的数目为一个以上。 其中,优选地,每个支管与锥形空腔3连通的管口在锥形空腔3壁面的同一高度上均匀分布,各个管口在同一高度设置,可以保证各个支管流出的水流在同一高度相互推动,相互的推动力是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方向,这样的作用力是最大的,使得形成的立体旋流的流速是最大的,并且是均匀的设置在同一高度上,有利于立体旋流的形成,可以实现均匀布水,水流流速高,可以更好地冲击锥形空腔3壁周围的淤泥,使得不容易出现堵塞现象。其中,优选地,锥形空腔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反应器的内部循环系统连接的接口 4。可以有多种连接方式,比如法兰连接,热熔连接等。其中,优选地,接口 4为法兰接口。其中,优选地,旋流装置2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旋流装置的支撑部件5。该支撑部件·5可以具体为多种形式,例如底座支撑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罐体和设置于反应器罐体内的布水设备,其中,布水设备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布水设备,布水设备中旋流装置2的锥形空腔3朝向反应器罐体的底部。工作时,污水由进水总管进入反应器的布水设备,再通过与进水总管连接的支管101,支管102,支管103同时流入具有锥形空腔3的旋流装置2。各个支管均是沿着锥形空腔3的壁相切的方式与锥形空腔3连通的,并且各个支管的管口朝向是一致的,即各个支管的管口朝向均为沿锥形空腔的横截面的顺时针切线方向或者均为沿锥形空腔的横截面逆时针切线方向。这样的支管与锥形空腔相切连通和管口朝向一致的设计,保证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立体的旋流布水的实现。以图I中示意的,各个支管均为沿锥形空腔壁面逆时针方向相切连通为例,污水从支管101进入到锥形空腔3时,首先碰到锥形空腔3的内壁,由于力的作用,水会沿着力的作用方向流动,即沿锥形空腔3壁面的逆时针切线方向流动,然后受到支管103的流出的水流的推动继续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同时推动支管102流出的水,继续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水流同时推动支管103流出的水沿逆时针方向流动。这样各个管口流出的水在流速下实现相互推动,就形成了沿逆时针方向的立体旋流,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匀释放至罐底,使得布水设备布水均匀。同时,这样相互推动形成的立体旋流,流速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总管;?与所述进水总管连通的支管;?旋流装置,具有锥形空腔,所述支管与所述锥形空腔连通,且所述支管与所述锥形空腔连通的管口朝向预设方向,其中,所述预设方向为沿锥形空腔的横截面的顺时针切线方向或者逆时针切线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冰娜冯本刚赵振栋李玉兰陈新全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齐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