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208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分离器,包括设在三相分离器下部的开口,开口的斜上方设有倾斜的折射板,所述折射板的两端连接有挡板,三相分离器顶部设有连接折射板和挡板的顶板,顶板上设有连通三相分离器内部到厌氧反应器顶部集齐空间的集气管。采用本方案,在分离沼气发生过程中固体、液体和气体时,不需要相关具有特种物理和化学性能填料物质的辅助,结构简单有效,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廉,且通过物理碰撞完成分离,分离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相分离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自然界的水体越来越多被注入富营养化的生活垃圾。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也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养殖业的养殖产业链的废物进入水体,造成大量的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由此,厌氧处理技术因其无需曝、清洁效果好、同时又可产生副产品沼气而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在沼气发生的反应中,需要一个分离固体、气体和液体的过程,现有的分离技术,需要对沼气发生设备如厌氧反应器内设置包括填料装置的分离器,利于填料装置中相关物理和化学性能完成分离固体、气体和液体,此种装置因其机构的复杂性,造成维修成本较 高,且分离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填料、维修成本低廉且分离效果好的分离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相分离器,包括设在三相分离器下部的开口,开口的斜上方设有倾斜的折射板,所述折射板的两端连接有挡板,三相分离器顶部设有连接折射板和挡板的顶板,顶板上设有连通三相分离器内部到厌氧反应器顶部集齐空间的集气管。采用本方案,在分离沼气发生过程中固体、液体和气体时,不需要相关具有特种物理和化学性能填料物质的辅助,结构简单有效,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廉,且通过物理碰撞完成分离,分离效果好。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挡板垂直开口平面。外形美观,且有利于减少中间气泡上升过程不必要的碰撞。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三相分离器分三层架设在厌氧反应器内形成一个三相分离器组,三相分离器组的相邻层的三相分离器组交错设置,所述三相分离器组底层的三相分离器的顶板宽于三相分离器组顶层和中间层的宽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三相分离器组的左右侧边上设置的三相分离器的横截面结构面积为三相分离器组中其他三相分离器横截面结构面积的1/2。合理充分利用厌氧反应器内部空间,沼气发生效率更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方案,在分离沼气发生过程中固体、液体和气体时,不需要相关具有特种物理和化学性能填料物质的辅助,结构简单有效,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廉,且通过物理碰撞完成分离,分离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厌氧反应器的主剖视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一种三相分离器,包括设在三相分离器下部的开口 61,开口的斜上方设有倾斜的折射板62,所述折射板的两端连接有挡板63,三相分离器顶部设有连接折射板和挡板的顶板64,顶板上设有连通三相分离器内部到厌氧反应器顶部集齐空间的集气管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挡板垂直开口平面,所述三相分离器分三层架设 在厌氧反应器内形成一个三相分离器组,三相分离器组的相邻层的三相分离器组交错设置,所述三相分离器组底层的三相分离器的顶板宽于三相分离器组顶层和中间层的宽度。所述三相分离器组的左右侧边上设置的三相分离器的横截面结构面积为三相分离器组中其他三相分离器横截面结构面积的1/2。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三相分离器拼合所成的三相分离器组假设在厌氧反应器上,厌氧反应器采用筒状结构反应器罐体,其底部设有人孔2及进水口 3,所述反应器罐体I的底部还设有布水管路,该布水管路通过预埋在反应器罐体I底部的支架支撑,该布水管路具有两条主管4,这两条主管4相对反应器罐体I的径向中心线对称,两条主管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若干等距的支管5,主管4与支管5的底部设有若干朝向反应器罐体I底面的出水口,两条主管4上的支管5也对称分布,所述主管4上的支管5数量以及支管5的出水口的数量根据厌氧反应器的大小而定,其原则是使厌氧反应器底部的进水均匀分布,使其与底部的污泥床充分接触而发生厌氧反应,产生沼气。所述反应器罐体I的上部设有若干三相分离器6,该三相分离器6的个数根据厌氧反应器的整体大小、集气效率等因素确定,在本实施例附图中具有16个三相分离器6,所述三相分离器6自下而上共分为三层,中间层具有六个,上层和下层分别具有五个,所有三相分离器6的长度方向均平行设置,并且相邻层的三相分离器6交错分布,该三相分离器6的结构呈开口向下的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槽体,其相对较大的两侧面倾斜而使三相分离器6的口径自其开口向里逐渐减小,为了适应反应器罐体I的结构,提高三相分离器6的分离效果,中层的三相分离器靠近反应器罐体I的两边的两个三相分离器6形状设计成断面为直角梯形状,即为位于其中部的其他三相分离器横截面的一半,其直角的腰部与反应器罐体I的侧壁贴合,上层和中层的三相分离器6的底面都设有与之焊接的支架14,该支架14的两端与反应器罐体I的内壁连接,下层的三相分离器6的底部设有纵横交错制成的槽钢架15,该槽钢架15的底部架设有框架12,该框架12固定于反应器罐体I的底面上,在三相分离器6的顶面设有开口朝上的集气管7,上层的集气管7位于附图3中的右侧,下层的集气管7位于附图3中的左侧,并且下层的集气管7穿过上层的三相分离器6延伸至反应器罐体I的上部,所述反应器罐体I的顶部设有安全水封13,该安全水封13的顶部设有沼气管8。所述反应器罐体I的上部设有溢流堰9,该溢流堰9位于三相分离器6的上方,所述溢流堰9包括一纵一横交叉成十字形的渠道,在十字形渠道的四个方向分别支撑有支架16,该支架16架设于三相分离器6的顶面上所述溢流堰9的堰壁上开有多个溢流口 10,该溢流口 10呈V形,所述溢流堰9底部中心设有出水管11,该出水管11 一直延伸至反应器罐体I的侧壁外。使用时,该厌氧反应器的下部为反应区,液面顶部为沉淀区,进水管3的进水通过环形管路的出水口喷出,搅动厌氧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床,使进水与污泥充分接触而发生厌氧反应,产生沼气形成气泡,气泡上升碰到三相分离器6时,气体被有效地分离,到达三相分离器6的顶部并通过集气管7,到达厌氧反应器顶部进入沼气管8,与气泡分离后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落回反应区,另一部分随流体上升到水面,即沉淀区,澄清液漫过溢流堰9沿渠道从出水管11排出,污泥在沉淀区絮凝、浓缩和沉降,然后沿三相分离器6的外壁下滑,返回反应区,从而达到固液分离,该厌氧反应器无填料装置,维修成本低,且分离效果较好。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三相分离器(6)下部的开口(61),开口的斜上方设有倾斜的折射板(62),所述折射板的两端连接有挡板(63),三相分离器顶部设有连接折射板和挡板的顶板(64),顶板上设有连通三相分离器内部到厌氧反应器顶部集齐空间的集气管(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垂直开口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分三层架设在厌氧反应器内形成一个三相分离器组,三相分离器组的相邻层的三相分离器组交错设置,所述三相分离器组底层的三相分离器的顶板宽于三相分离器组顶层和中间层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组的左右侧边上设置的三相分离器的横截面结构面积为三相分离器组中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三相分离器(6)下部的开口(61),开口的斜上方设有倾斜的折射板(62),所述折射板的两端连接有挡板(63),三相分离器顶部设有连接折射板和挡板的顶板(64),顶板上设有连通三相分离器内部到厌氧反应器顶部集齐空间的集气管(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赛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清城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