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废水净化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废水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厌氧池中的混合液通过泵压入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错流过滤,混合液中含有厌氧菌和硅藻土,在压力差作用下,清水透过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向外渗透被导出,留在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内的浓缩混合液被错流带回至厌氧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时,由于在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硅藻土,可强化对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内壁的冲刷、清洗作用,可有效减少杂质在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内壁沉积和污染,稳定渗透通量,同时可降低错流的流速,节省能耗,并延长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过滤周期,减少化学清洗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废水净化工艺。
技术介绍
厌氧生物反应是污水处理中的常规工艺,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运行能耗低、污泥产量低、可降解一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质等优点,且厌氧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再生利用,是一种兼具环境和经济效益多种优点的处理技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较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外置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是目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的一种。具体是将厌氧处理出水引到反应池外,通过内压式进入膜管内高速错流过滤,滤出清水渗出膜管,活性污泥及 浓缩液留在膜管内,然后回流到反应池中。该技术的优点是处理通量较高、设备紧凑。但是,存在以下缺陷 在清洗膜管的过程中,需要高速的水流持续冲洗一段时间,能耗大,并且,只能清洗掉管壁上大的杂质,而在膜孔中小的杂质无法被清洗掉,时间久了,会堵塞膜孔,从而影响膜管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甚至影响膜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外置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清洗膜管的过程中,需要高速的水流持续冲洗一段时间,能耗大,并且,只能清洗掉管壁上大的杂质,而在膜孔中的小的杂质无法被清洗掉,时间久了,会堵塞膜孔,从而影响膜管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甚至影响膜管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性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净化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外置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清洗膜管的过程中,需要高速的水流持续冲洗一段时间,能耗大,并且,只能清洗掉管壁上大的杂质,而在膜孔中的小的杂质无法被清洗掉,时间久了,会堵塞膜孔,从而影响膜管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甚至影响膜管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性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厌氧池中的混合液通过泵压入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错流过滤,所述混合液中含有厌氧菌和硅藻土,在压力差作用下,清水透过所述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向外渗透被导出,留在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内的浓缩混合液被错流带回至所述厌氧池。优选地,所述混合液中硅藻土的含量为5g/L_20g/L。优选地,所述混合液中硅藻土的含量为10g/L。优选地,还包括对所述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进行反冲洗的步骤,每运行过滤20-60分钟后反冲洗一次,反冲洗时间为30-60S。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池、硅藻土投加装置和管式膜组件,所述管式膜组件内设有若干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所述厌氧池的出水口与所述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硅藻土投加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进水口连接。优选地,通过所述硅藻土投加装置加入硅藻土,使废水中硅藻土的含量为5g/L-20g/L。优选地,还包括反冲洗泵,所述反冲洗泵与所述管式膜组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厌氧池内由下到上依次为进水区、填料区、出水区和沼气收集区,在进水区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区内设有带有污泥搅拌功能的布水器,所述出水口设在出水区的侧壁上,所述沼气收集区设有排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时,由于在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硅藻土,可强化对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内壁的冲刷、清洗作用,可有效减少杂质在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内壁沉积和污染,稳定渗透通量,同时可降低错流的流速,节省能耗,并延长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过滤周期,减少化学清洗频率。此外,还可提高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从而延长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净化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池I、硅藻土投加装置2和管式膜组件,管式膜组件内设有若干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4,厌氧池I的出水口与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4的进水口连接,硅藻土投加装置2的出水口与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4的进水口连接。其中,厌氧池I内由下到上依次为进水区、填料区、出水区和沼气收集区,在进水区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区内设有带有污泥搅拌功能的布水器,出水口设在出水区的侧壁上,沼气收集区设有排气口。硅藻土投加装置2用于将硅藻土加入到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过滤前的废水中,使废水中硅藻土的含量为5g/L-20g/L,优选为10g/L。本专利技术的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还包括反冲洗泵(图中未画),用于对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泵与管式膜组件连接。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净化工艺,详细步骤如下 (1)待处理废水进入厌氧池I内,通过进水区的布水器与污泥接触,然后缓慢通过填料区,在填料区废水被厌氧污泥吸附并降解,产生沼气,之后,废水进入出水区,产生的沼气进入沼气收集区,沼气收集区的沼气从排气口导出后经进气管道被收集到沼气集气罐中; (2)出水区内的废水经细格栅过滤后进入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4,同时,硅藻土投加装置2中的硅藻土也进入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使过滤前的废水中硅藻土的含量为5g/L-20g/L,优选为 10g/L ; (3)在压力差作用下,清水透过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向外渗透被导出,收集在清水池中,留在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内的浓缩混合液被错流带回至厌氧池; (4)在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每运行20-60分钟(优选为30分钟)后,清水池中的清水(或自来水)经反冲洗泵3引入管式膜组中对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进行30-60S的反冲洗;清水池中的清水还可向后续处理工艺供水。本专利技术的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时,由于在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硅藻土,可强化对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内壁的冲刷、清洗作用,可有效减少杂质在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内壁沉积和污染,稳定渗透通量,同时可降低错流的流速,节省能耗,并延长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过滤周期,减少化学清洗频率。此外,还可提高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 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从而延长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的使用寿命。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厌氧池中的混合液通过泵压入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错流过滤,所述混合液中含有厌氧菌和硅藻土,在压力差作用下,清水透过所述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向外渗透被导出,留在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内的浓缩混合液被错流带回至所述厌氧池。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硅藻土的含量为5g/L-20g/L。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娃藻土的含量为10g/L。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进行反冲洗的步骤,每运行过滤20-60分钟后反冲洗一次,反冲洗时间为30-60S。5.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硅藻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置式组件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废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厌氧池中的混合液通过泵压入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错流过滤,所述混合液中含有厌氧菌和硅藻土,在压力差作用下,清水透过所述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向外渗透被导出,留在陶瓷内压管式超滤膜内的浓缩混合液被错流带回至所述厌氧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达文,张静晨,张洲,王小存,张东曙,夏洪超,曹先艳,唐继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