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厌氧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71105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6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包括回流进水罐,回流进水罐连接有用于通入待处理废水的进水管道;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水罐通过变频进水提升泵连通至厌氧反应器;以及出水罐,厌氧反应器经由出水管线连通至出水罐中,并且出水罐连通至回流进水罐。本系统将厌氧反应器罐体、出水罐体、进水罐体集成一体,高度集成化和自动化简化了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含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及有毒物质的废水生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废水的厌氧处理是一种高效低耗的废水处理技术,是将废水处理与能源回收利用相结合的一种生化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生命代谢,在不需供氧的前提下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水、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细胞体等物质,其中甲烷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能源。厌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之久。1896年英国出现第一座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消化池,所产生的沼气用于街道照明。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厌氧接触反应器,增设了污泥回流装置,使其处理效率和负荷显著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荷兰农业大学Lettinga等人专利技术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简称UASB),是厌氧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厌氧处理方法,是为第二代厌氧处理工艺。第三代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以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内循环反应器(IC)为代表,是近年来在UASB基础上改进的厌氧反应器,相较于UASB的运行负荷均有很大的提高。新型新型高效反应器相较于传统反应器有如下改进:(1)使用颗粒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流进水罐(4),所述回流进水罐(4)连接有用于通入待处理废水的进水管道(1);厌氧反应器(20),所述回流进水罐(4)通过变频进水提升泵(14)连通至所述厌氧反应器(20);以及出水罐(29),所述厌氧反应器(20)经由出水管线(30)连通至所述出水罐(29)中,并且所述出水罐(29)连通至所述回流进水罐(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流进水罐(4),所述回流进水罐(4)连接有用于通入待处理废水的进水管道(1);厌氧反应器(20),所述回流进水罐(4)通过变频进水提升泵(14)连通至所述厌氧反应器(20);以及出水罐(29),所述厌氧反应器(20)经由出水管线(30)连通至所述出水罐(29)中,并且所述出水罐(29)连通至所述回流进水罐(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进水提升泵(14)的进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回流进水罐(4)的底部和所述厌氧反应器(20)的进水口;并且所述出水罐(29)的顶部连接所述出水管线(30),所述出水罐(29)通过回流溢流管线(31)连接至所述回流进水罐(4)的侧壁,并且所述出水罐(29)的底部经由污泥回流管线(34)连接至所述回流进水罐(4)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线(30)连接至设置在所述出水罐(29)中的导流筒(33),其中,所述导流筒(33)的外壁与所述出水罐(29)的内壁之间设置斜管沉淀机构(32),并且所述回流溢流管线(31)的溢流端口由所述斜管沉淀机构(32)的顶部露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罐(29)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水罐液位计(28),并且所述出水罐(29)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水罐泥位计(9),其中,所述出水罐泥位计(9)与位于所述污泥回流管线(34)上的气动开关阀(35)连锁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罐(29)的侧壁连接有出水管线(36),所述出水管线(36)的位置高于所述斜管沉淀机构(32)的顶部并低于所述回流溢流管线(31)
\t的溢流端口,所述出水管线(36)中设置有出水流量计(38)和气动调节阀(37),其中,所述气动调节阀(37)与用于监测所述回流进水罐(4)内流体液位的回流进水罐液位计(8)连锁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进水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俊涛孙爱丽邵志国赵放沈莹胡良翟勇王洪斌叶万东张宇王利刚王淑萍谢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