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臭氧发生器
,具体是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使用此臭氧发生单元的臭氧发生器。技术背景现有的放电法制备臭氧的设备采用气隙电晕放电式的臭氧发生器一般是将几十乃至上百套或更多的按同心圆方式安装的介质管和放电棒(即内电极)放在一个金属圆柱筒制成的放电室内,高压电极作为内电极,放电室外壳作为外电极。由于臭氧发生器用电极对放电气隙的均匀度要求较高,因此各个部件间的同心度要求也较高,因此为了保证各个部件间的同心度,需要在各个部件间设置一个支撑装置,现有的支撑装置一般是各个部件间设置铁丝网,但由于铁丝网容易变形,不易做到同心圆方式安装使气隙大小不均匀导致放电不均匀,容易导致介质管击穿或破裂,而且还会影响气流的分布和散热,导致臭氧发生 器的产量和浓度低下而能耗高,设备安全性差,并且铁丝网也不容易安装在微小气隙中,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安装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同心度且容易安装的臭氧发生单元来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应用此臭氧发生单元的臭氧发生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发生器同心度低、产量和浓度低、能耗高、结构复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包含高压电极(2)、接地电极(4)和介质管(3)三种元件和支撑装置,所述高压电极(2)处于介质管(3)内,所述高压电极(2)与介质管(3)之间形成第一放电气隙(5),所述介质管(3)处于接地电极(4)内,所述接地电极(4)与介质管(3)之间形成第二放电气隙(6),其特征在于:(1)所述高压电极(2)的两个端部上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若干个通孔或端部的边缘设置若干个齿状突起物,或一端设置通孔,另一端的边缘设置齿状突起物;同时,接地电极(4)两个端部上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若干个通孔或端部的边缘设置若干个齿状突起物;或一端设置通孔,另一端的边缘设置齿状突起物;或(2)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梅燕,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