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采用陶瓷管间的间隙放电技术,包括A陶瓷管、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B陶瓷管、A金属电极,其特征是:A陶瓷管套在A金属电极的外层,B陶瓷管套在B金属电极的外层,A陶瓷管和B陶瓷管并行排列,并用密封箍头将A陶瓷管和B陶瓷管重叠部分的两端封好,A陶瓷管与B陶瓷管间存有一定间隙,A金属电极伸出左端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伸出右端密封箍头,A金属电极与B金属电极接入高频高压电流,组成了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将金属电极插入陶瓷管内,使金属电极与空气和臭氧完全隔断,实现电极不被氧化。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解决了金属电极裸露在外面易被氧化,克服了水气及灰尘污染和不安全的缺点,结构简单,安全,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臭氧发生器,特别是涉及ー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目前エ业发展的主流,我国エ业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 发展。目前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微型臭氧发生器品种较多,但存在的技术不足的是臭氧发生的金属电极裸露在外面,易被水气和灰尘污染,不安全,且产生臭氧量较低,使用寿命比较短。一直未能解决长久使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ー问题,科研単位和企业科技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采用陶瓷管间的间隙放电技术,将金属电极插入陶瓷管内,使金属电极与空气和臭氧完全隔断,实现电极不被氧化。该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结构简単,安全,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A陶瓷管、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B陶瓷管、A金属电极,A陶瓷管套在A金属电极的外层,B陶瓷管套在B金属电极的外层,A陶瓷管和B陶瓷管并行排列,并用密封箍头将A陶瓷管和B陶瓷管重叠部分的两端封好,A陶瓷管与B陶瓷管间存有一定间隙,A金属电极伸出左端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伸出右端密封箍头,A金属电极与B金属电极接入高频高压电流,组成了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原理是采用陶瓷管间的间隙放电技术,将金属电极插入陶瓷管内,使金属电极与空气和臭氧完全隔断,实现电极不被氧化。陶瓷管采用陶瓷材料制成,陶瓷材料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其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不易氧化。A陶瓷管和B陶瓷管两端用密封箍头封好,保证陶瓷管内的金属电极与空气和臭氧完全隔断,这样金属电极就不会被氧化。A陶瓷管和B陶瓷管并行排列放置,管壁作为放电介质,当A金属电极和B金属电极通上高频高压电流时,陶瓷管间的间隙处产生辉光放电并产生臭氧。由于陶瓷管在臭氧环境内不会被氧化,而且具有防水、防尘效果。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采用陶瓷管间的间隙放电技术,将金属电极插入陶瓷管内,使金属电极与空气和臭氧完全隔断,实现电极不被氧化。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解决了金属电极裸露在外面易被氧化,克服了水气及灰尘污染和不安全的缺点,结构简単,安全,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描述图中是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I. A陶瓷管、2.密封箍头、3. B金属电极、4. B陶瓷管、5. A金属电极。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A陶瓷管I套在A金属电极5的外层,B陶瓷管4套在B金属电极3的外层,A陶瓷管I和B陶瓷管4并行排列,并用密封箍头2将A陶瓷管I和B陶瓷管4重叠部分的两端封好,A陶瓷管I与B陶瓷管4间存有一定间隙,A金属电极5伸出左端密封箍头2,B金属电极3伸出右端密封箍头2,A金属电极5与B金属电极3接入高频高压电流,组成了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采用陶瓷管间的间隙放电技术,将金属电极插入陶瓷管内,使金属电极与空气和臭氧完全隔断,实现电极不被氧化。陶瓷管采用陶瓷材料制成,陶瓷材料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其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不易氧化。A陶瓷管I和 B陶瓷管4两端用密封箍头2封好,保证陶瓷管内的金属电极与空气和臭氧完全隔断,这样金属电极就不会被氧化。A陶瓷管I和B陶瓷管4并行排列放置,管壁作为放电介质,当A金属电极5和B金属电极3通上高频高压电流吋,陶瓷管间的间隙处产生辉光放电并产生臭氧。由于陶瓷管在臭氧环境内不会被氧化,而且具有防水、防尘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包括A陶瓷管、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B陶瓷管、A金属电极,其特征是:A陶瓷管套在A金属电极的外层,B陶瓷管套在B金属电极的外层,A陶瓷管和B陶瓷管并行排列,并用密封箍头将A陶瓷管和B陶瓷管重叠部分的两端封好,A陶瓷管与B陶瓷管间存有一定间隙,A金属电极伸出左端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伸出右端密封箍头,A金属电极与B金属电极接入高频高压电流,组成了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专利摘要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采用陶瓷管间的间隙放电技术,包括A陶瓷管、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B陶瓷管、A金属电极,其特征是A陶瓷管套在A金属电极的外层,B陶瓷管套在B金属电极的外层,A陶瓷管和B陶瓷管并行排列,并用密封箍头将A陶瓷管和B陶瓷管重叠部分的两端封好,A陶瓷管与B陶瓷管间存有一定间隙,A金属电极伸出左端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伸出右端密封箍头,A金属电极与B金属电极接入高频高压电流,组成了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将金属电极插入陶瓷管内,使金属电极与空气和臭氧完全隔断,实现电极不被氧化。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解决了金属电极裸露在外面易被氧化,克服了水气及灰尘污染和不安全的缺点,结构简单,安全,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C01B13/11GK202625850SQ20122027163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权 申请人:盐城市亨泰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包括A陶瓷管、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B陶瓷管、A金属电极,其特征是:A陶瓷管套在A金属电极的外层,B陶瓷管套在B金属电极的外层,A陶瓷管和B陶瓷管并行排列,并用密封箍头将A陶瓷管和B陶瓷管重叠部分的两端封好,A陶瓷管与B陶瓷管间存有一定间隙,A金属电极伸出左端密封箍头,B金属电极伸出右端密封箍头,A金属电极与B金属电极接入高频高压电流,组成了一种微型臭氧发生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权,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亨泰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