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略宇专利>正文

一种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744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下侧设置有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不锈钢管的一端设置管座,另一端设置管套,不锈钢管安装于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的上侧,管体上设置有纳米硅胶层,纳米硅胶层的外围紧贴环绕设置不锈钢弹簧;不锈钢管一端有接线端,不锈钢弹簧一端有接线端,分别连接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不锈钢管与绝缘抗氧化外壳之间的空腔形成气室,绝缘抗氧化外壳设置有空气注入的注入气孔,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不锈钢管在靠近管套的端部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位于气室的上端设置有臭氧出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臭及杀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臭氧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可采用空气或氧气为原料利用高频高压放电产生臭氧。臭氧比氧分子多了一个活泼的氧原子臭氧,化学性质特别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在一定浓度下可迅速杀灭空气中的细菌,没有任何有毒残留,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作为强氧化剂,其消毒火菌机理在于使微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成分产生强氧化反应,通常认为臭氧灭活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物质完成的;而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物质成分受损伤,导致新陈代谢障碍抵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组织真正杀灭。臭氧消毒火菌效果及速度要优于红外线,氯及其它化学消毒剂,且无二次污染,可广泛用于食品车间、制药、生物工程、饮用水消毒、污水处理等行业。但现有的一些装置由于结构所限,无法彻底实现杀菌、消毒、除臭、净化等各种功能,不能再造新鲜空气,对氮气也有一定的影响,无法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同时,很多装置的能源消耗严重,影响了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简化了制作工艺与结构、延长了使用寿命、产生氮化物较低,其具有进行杀菌、消毒、除臭、净化多种功能,同时,可完全净化空气并再造新鲜空气、可节省能源消耗、环保无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绝缘抗氧化外壳、不锈钢管、管座、管套,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下侧设置有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座,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套,所述不锈钢管通过管座、管套安装于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的上侦牝所述不锈钢管在位于管座与管套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纳米硅胶层,所述纳米硅胶层的外围紧贴环绕设置不锈钢弹簧;其中的不锈钢管一端接有不锈钢管接线端,其中的不锈钢弹簧一端连接弹簧接线端,这两个接线端分别连接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所述不锈钢管与绝缘抗氧化外壳之间的空腔形成气室,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相对于管座的位置上设置有空气注入的注入气孔,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不锈钢管在靠近管套的端部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气室相通,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位于气室的上端设置有臭氧出气孔。当外界空气经注入气孔进入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经横向通孔进入气室,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与不锈钢弹簧、不锈钢管相连通,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通电时,在纳米硅胶层上产生如同大自然的微型闪电,使氧气产生转变产生臭氧,但这种微型闪电对氮气的影响很低,氮氧化物微量,符合安全标准。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不锈钢管与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填充有防漏气的绝缘环氧树脂。如此设计,可以保证绝缘抗氧化外壳的密封,保证氧气、臭氧不从其它地方外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送气孔与注入气孔相连通。如此,可以增臭氧发生器的送气,提高臭氧发生器臭氧的产生量。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泵和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外接高压线圈。分别为气泵和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提供高压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臭氧发生器(I)设置纳米复合胶材料方式,利用空气刷流在闪电的电弧面,所产生闪电效果将空气所含的氧气转变成臭氧,同时提高臭氧纯度,降低氮氧化物,并可节省70%以上的能源消耗,有利于延长臭氧产生器寿命;(2)适用于各种类型产品,可定时定量工作,将体积微型化,用于空气和水处理方面,进行杀菌、消毒、除臭、净化,并有利于抑止SARS、肠病毒、杀菌、预防过敏、防止二次感染、分解烟味、除臭、防霉等功能,真正达到净化空气,再造新鲜空气的功能;(3)采用使用不锈钢弹簧紧贴在纳米复合胶结构上,而纳米复合胶结构紧贴围绕于不锈钢管外,当产生微电流高电压时,如同大自然的微型闪电而产生臭氧,对氮气的影响很低,氮氧化物微量,符合安全标准;(4)臭氧除臭及杀菌后,病菌和有机物将分解为二氧化碳,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剩余的臭氧很快还原为氧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臭氧发生器的不锈钢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不带气泵);图3是本技术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带气泵)。附图标记:1、不锈钢管;2、纳米硅胶层;3、不锈钢弹簧;4、管座;5、管套;6、横向通孔;7、不锈钢管接线端;8、弹簧接线端;9、高压线圈;10、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1、绝缘抗氧化外壳;12、绝缘环氧树脂;13、气室;14、注入气孔;15、臭氧出气孔16、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2和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绝缘抗氧化外壳11、不锈钢管1、管座4、管套5,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内部下侧设置有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所述不锈钢管I的一端设置有管座4,所述不锈钢管I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套5,所述不锈钢管I通过管座4、管套5安装于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内部的上侧,所述不锈钢管I在位于管座4与管套5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纳米硅胶层2,所述纳米硅胶层2的外围紧贴环绕设置不锈钢弹簧3 ;其中的不锈钢管I 一端接有不锈钢管接线端7,其中的不锈钢弹簧3 —端连接弹簧接线端8,这两个接线端分别连接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 ;所述不锈钢管I与绝缘抗氧化外壳11之间的空腔形成气室13,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在相对于管座4的位置上设置有空气注入的注入气孔14,与所述不锈钢管I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不锈钢管I在靠近管套5的端部设置有横向通孔6,所述横向通孔6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I的中空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气室13相通,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在位于气室13的上端设置有臭氧出气孔15。当外界空气经注入气孔14进入不锈钢管I的中空内腔,经横向通孔6进入气室13,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与不锈钢弹簧3、不锈钢管I相连通,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通电时,在纳米硅胶层2上产生如同大自然的微型闪电,使氧气产生转变产生臭氧,但这种微型闪电对氮气的影响很低,氮氧化物微量,符合安全标准。所述不锈钢管I与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填充有防漏气的绝缘环氧树脂12。如此设计,可以保证绝缘抗氧化外壳11的密封,保证氧气、臭氧不从其它地方外溢。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11设置有气泵16,所述气泵16的送气孔与注入气孔14相连通。如此,可以增臭氧发生器的送气,提高臭氧发生器臭氧的产生量。所述气泵16和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10外接高压线圈9。分别为气泵16和微电流尚压广生线圈10提供尚压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臭氧发生器包括绝缘抗氧化外壳、不锈钢管、管座、管套,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下侧设置有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座,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套,所述不锈钢管通过管座、管套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臭氧发生器包括绝缘抗氧化外壳、不锈钢管、管座、管套,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下侧设置有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座,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套,所述不锈钢管通过管座、管套安装于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内部的上侧,所述不锈钢管在位于管座与管套之间的管体上设置有纳米硅胶层,所述纳米硅胶层的外围紧贴环绕设置不锈钢弹簧;其中的不锈钢管一端接有不锈钢管接线端,其中的不锈钢弹簧一端连接弹簧接线端,这两个接线端分别连接微电流高压产生线圈;所述不锈钢管与绝缘抗氧化外壳之间的空腔形成气室,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相对于管座的位置上设置有空气注入的注入气孔,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所述不锈钢管在靠近管套的端部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中空内腔相通,另一端与气室相通,所述绝缘抗氧化外壳在位于气室的上端设置有臭氧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略宇
申请(专利权)人:邵略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