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974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包括a)第一区块,设有专用于夹紧第一车型的夹具;b)第二区块,设有定位装置和专用于夹紧第二车型的夹具;c)第三区块,设有共用于夹紧第一车型或第二车型的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主要部件采用活动连接,便于拆卸和维修;将多个定位装置、夹具集成于一个工装平台,使不同的车型共用一套设备,减少工位占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并增设自行设计的气路控制系统,快速切换不同的车型,实现多车型在同一套工装下焊接的混线生产模式,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通用性强、柔性化生产的特点,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为现代化汽车企业的精益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平台,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主要用于汽车的焊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行业的焊装生产线上,一般都采用单线生产即一种车型对应一套工装定位固定、一套设备配合焊接;即使是有共用底盘、车型类似的两种车型,也是将完全相同的零件共用一套工装,有差异的零件用两套带活动轮的工装在焊装生产线上来回推动,通过互相切换来完成共线生产。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①使用性能单一,操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车型切换不同的设备来操作,操作步骤繁琐,效率降低;②工装的设计及制作周期长、成本大,不经济合理;③采用多套工装、设备占用的场地空间大,造成资源浪费且不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④增大了操作人员的辅助时间,提高了劳动强度。·基于上述技术缺陷,公司希望在已有生产线的基础上提升生产效率,加快生产节拍,这就需要通过增加工位、工装或设备来实现;但是在现有生产线布置的情况下,受空间限制增加工位实施困难,该方案不具有实施可行性。因此,如何另辟蹊径,改造工装或设备,使其满足在有限的场地空间内完成多车型混线生产的工作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另辟蹊径,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将工装的定位、夹紧等功能集成于一个工装平台,以适用于不同车型的混线生产,解决了使用现有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增大设备成本、降低生产效率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包括a)第一区块,设有专用于夹紧第一车型的夹具;b)第二区块,设有定位装置和专用于夹紧第二车型的夹具;c)第三区块,设有共用于夹紧第一车型或第二车型的夹具;在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中,至少有一个夹具带有翻转机构;在第二区块中,至少有一个定位装置带有伸缩机构。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带翻转机构的夹具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铰接的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铰接的用于驱动第二连接板相对第一连接板转动的第一气缸;与第二连接板铰接的用于夹紧第一车型或第二车型的压紧臂;与第二连接板铰接的用于驱动压紧臂相对第二连接板转动的第二气缸;通过带翻转机构的夹具的二次翻转,用于夹紧第二车型中的某些特殊部件。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压紧臂底部固定有压块,第二连接板侧部固定有与压块相配合的支撑块;通过压块与支撑块的相对配合,提高夹具的夹持强度,使其牢固夹持工件。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压紧臂通过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板铰接;使得第二气缸在运动过程中,推动压紧臂绕第二连接板相对转动,且当压紧臂转动到与连接块平行时,气缸继续前推使得压紧臂下压压块,起进一步牢固夹持作用。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气缸活塞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板;使得第一气缸驱动第二连接板绕第一连接板相对转动。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相对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块主要起调整转动间距的作用。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带伸缩机构的定位装置包括角座;固定在角座上的第三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相连的用于定位第一车型或第二车型的固定架和第一定位销;与第三连接板相连的第三气缸;固定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且专用于定位第二车型的第二定位销;通过带伸缩机构的定位装置,使得第三气缸驱动第二定位销上下运动,以达到切换两种车型时的定位作用。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三气缸设有三个同步运动的活塞杆;使其能够平稳地驱动第二定位销上下运动,达到精准定位。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固定架为开口向上的叉子形结构,使其在支撑第一车型或第二车型时稳稳托住工件。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均通过各自的连接部件与所述的第三连接板、第三气缸对应相连;第一定位销与固定架相同,均起到定位两种车型的作用。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主要部件采用活动连接,便于拆卸和维修;将多个定位装置、夹具集成于一个工装平台,且改进现有夹具及定位装置以满足夹持、定位的功能需要,使不同的车型共用一套设备,减少工位占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并增设自行设计的气路控制系统,在生产时通过气路控制按钮,快速切换不同的车型,实现多车型在同一套工装下焊接的混线生产模式,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通用性强、柔性化生产的特点,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为现代化汽车企业的精益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带翻转机构的夹具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带伸缩机构的定位装置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的气路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包括三大区块,其中第一区块设有专用于夹紧第一车型的夹具,第二区块设有定位装置和专用于夹紧第二车型的夹具,第三区块设有共用于夹紧第一车型或第二车型的夹具。前述三个区块中,共包括一个带伸缩机构的定位装置I、一个带翻转机构的改进夹具2和与改进夹具2结构不同的十六个普通夹具,为清楚描述本实施例,故将十六个普通夹具标记为序号3 16。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块中设有带翻转机构的夹具2和FE-I车型专用的夹具3 7,第二区块中设有带伸缩机构的定位装置I和FE-2车型专用的夹具8 9,第三区块中设有FE-I车型和FE-2车型共用的夹具10 16。由于前述的十六个普通夹具为常规夹具,由如下结构组成角座、固定在角座上的连接板、与连接板侧部铰接的气缸、设于气缸的活塞杆前端且与连接板铰接的夹紧臂、设于夹紧臂前端用于压紧工件的压块;因此在实施例中就暂不详述了,以下将重点描述带伸缩机构的定位装置I、带翻转机构的夹具2这两个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带翻转机构的夹具2包括如下结构支座201、第一连接板202、第二连接板203、第一气缸204、第二气缸205、压紧臂206、压块207、支撑块208、·限位块209、轴接头210和连接块211。具体而言,支座201为L形结构,支座201的侧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202,第一连接板202的中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板203,第一连接板202与第二连接板203的相对面(即第一连接板202的顶面与第二连接板203的底面)上均设有限位块209 ;第一连接板202的侧部铰接有第一气缸204,第一气缸204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板203的一端铰接,使得第一气缸204位于第一连接板202与第二连接板203的同一侧;第二连接板203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气缸205,第二气缸205的活塞杆上设有轴接头210,轴接头11为开口向上的凹槽结构,凹槽的底部与第二气缸205的活塞杆相连,凹槽的两壁设有与压紧臂206铰接的轴销;压紧臂206的中部通过连接块211与第二连接板203的上部铰接,压紧臂206底部前端固定有压块207 ;第二连接板203的侧部固定有与压块207相配合的支撑块208。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带伸缩机构的定位装置I具体包括如下结构角座101、第三连接板102、固定架103、第一定位销104、第三气缸105和第二定位销106。具体而言,角座101为L形结构,角座101的侧部固定有第三连接板102 ;第三连接板102的中部连接有固定架103,固定架103为开口向上的叉子形结构,包括与第三连接板102相连的叉臂、垂直固定在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a)第一区块,设有专用于夹紧第一车型的夹具(3,4,5,6,7);b)第二区块,设有定位装置和专用于夹紧第二车型的夹具;c)第三区块,设有共用于夹紧第一车型或第二车型的夹具(10,11,12,13,14,15,16);在所述的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中,至少有一个夹具带有翻转机构;在所述的第二区块中,至少有一个定位装置带有伸缩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纪黄园超安聪慧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