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974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包括a)第一区块,设有专用于夹紧第一车型的夹具;b)第二区块,设有定位装置和专用于夹紧第二车型的夹具;c)第三区块,设有共用于夹紧第一车型或第二车型的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主要部件采用活动连接,便于拆卸和维修;将多个定位装置、夹具集成于一个工装平台,使不同的车型共用一套设备,减少工位占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并增设自行设计的气路控制系统,快速切换不同的车型,实现多车型在同一套工装下焊接的混线生产模式,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通用性强、柔性化生产的特点,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为现代化汽车企业的精益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平台,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主要用于汽车的焊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行业的焊装生产线上,一般都采用单线生产即一种车型对应一套工装定位固定、一套设备配合焊接;即使是有共用底盘、车型类似的两种车型,也是将完全相同的零件共用一套工装,有差异的零件用两套带活动轮的工装在焊装生产线上来回推动,通过互相切换来完成共线生产。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①使用性能单一,操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车型切换不同的设备来操作,操作步骤繁琐,效率降低;②工装的设计及制作周期长、成本大,不经济合理;③采用多套工装、设备占用的场地空间大,造成资源浪费且不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④增大了操作人员的辅助时间,提高了劳动强度。·基于上述技术缺陷,公司希望在已有生产线的基础上提升生产效率,加快生产节拍,这就需要通过增加工位、工装或设备来实现;但是在现有生产线布置的情况下,受空间限制增加工位实施困难,该方案不具有实施可行性。因此,如何另辟蹊径,改造工装或设备,使其满足在有限的场地空间内完成多车型混线生产的工作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另辟蹊径,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车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多车型的工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a)第一区块,设有专用于夹紧第一车型的夹具(3,4,5,6,7);b)第二区块,设有定位装置和专用于夹紧第二车型的夹具;c)第三区块,设有共用于夹紧第一车型或第二车型的夹具(10,11,12,13,14,15,16);在所述的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中,至少有一个夹具带有翻转机构;在所述的第二区块中,至少有一个定位装置带有伸缩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纪黄园超安聪慧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