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959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磨齿机磨头外部的冷却水循环通道,所述冷却水循环通道为包裹在磨齿机磨头外部的冷却水夹套,该冷却水夹套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磨齿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冷却效果好,让冷却水和磨头完全接触,保证磨齿机磨头的工作温度,延长磨齿机磨头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锯条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硬质合金带锯条是将硬质合金作为齿尖材料焊接在锯条背材上的锯条,硬质合金耐磨性能好,锯齿不易变形变钝,使用寿命长。在硬质合金锯条生产过程中,一般先用线切割技术将锯条齿尖外形切出,留微小的磨削余量,再用磨齿机进行磨削,提高加工的效率,降低对金刚砂轮的磨损。磨齿机的发展历史悠久,19世纪末,为了磨削插齿刀,在美国创制了大平面砂轮磨 齿机;20世纪初,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德国研制出锥面砂轮磨齿机,美国采用成形砂轮磨削汽车齿轮;1914年,为了提高齿轮精度,瑞士制造出碟形砂轮磨齿机,采取了补偿砂轮磨损等措施;30年代后期,瑞士又研制出蜗杆砂轮磨齿机,提高了效率。申请号为200910232416. 5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锯片磨齿机,包括底座、电机、安装在电机主轴上的砂轮、锯片拨齿装置、调节电机在底座上的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的电机位移调节装置、调节电机与底座之间距离的电机升降调节装置和调节电机在水平面内及垂直面内的旋转角度的电机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电机位移调节装置安装在底座上,电机升降调节装置转动安装在电机位移调节装置上并可通过紧固件锁紧定位,电机角度调节装置转动安装在电机升降调节装置上并可通过紧固件锁紧定位,电机安装在电机角度调节装置上;锯片拨齿装置安装在底座上,锯片拨齿装置驱动锯片往复运动并且推动锯片旋转。磨齿机对锯条进行磨齿时,磨头会因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因此,需要对磨头进行冷却,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中,在磨头8的外部套设冷却铜管3,在冷却铜管3中从进水口I通入冷却水,出水口 2排出冷却水,图中箭头方向为冷却水流动方向,冷却铜管3只能覆盖磨头8的部分外表面,冷却效果不好,且螺旋管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及时带走磨头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磨头得到良好的冷却,提高磨齿效率,延长磨头使用寿命。一种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磨齿机磨头外部的冷却水循环通道,所述冷却水循环通道为包裹在磨齿机磨头外部的冷却水夹套,该冷却水夹套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夹套将磨齿机磨头全部覆盖,冷却水夹套内引入冷却水,磨头与冷却水接触的面积大大增加,磨头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冷却水带走,从而使磨头得到良好的冷却,提高磨头的工作效率,得到良好的磨齿效果,同时也延长了磨头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夹套包括贴靠在磨齿机磨头外部内筒,以及处于所述内筒外围的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的两侧端面部位封闭。所述内筒与外筒的筒壁相互平行设置,内筒与外筒的两侧端面部位封闭,从而在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空腔内用于盛装冷却水。所述内筒和外筒应采用具有良好散热性的材料制造,从而使磨头产生的热量易于通过内筒与冷却水进行交换,冷却水的热量易于通过外筒散入环境中。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夹套不同侧的端面上。进水口与出水口设于不同的端面上,冷却水将流经整个磨头,利于磨头与冷却水的热交换,同时,可以均匀的冷却磨头的各个部位,延长磨头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圆周向上错位分布。错位分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可以使冷却水均匀的分布于磨头外部,防止进水口与出水口所在位置,冷却水流动较快,而其余位置冷却水流动较慢,从而造成冷却不均匀。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夹套内设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可以使冷却水在冷却水夹套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扩散,使冷却水温度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果。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夹套同一侧的端面上。由于在冷却水夹套中设置了折流板,冷却水可以在冷却水夹套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扩散及混合,因此,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冷却水夹套的同一侧,同样可以达到冷却均匀的效果,并且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冷却水夹套的同一侧可以方便维修。作为优选,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径向距离为O. 5 5厘米。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径向距离决定了冷却水夹套中冷却水的量,也即决定了冷却水夹套中冷却水的冷却能力。磨头转动越快,则摩擦时相应产生的热量越多,所需要的冷却水越多,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径向距离需要越大,磨头转动的越慢,摩擦时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少,内筒和外筒的径向距离较小即可。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冷却水输送系统。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冷却水输送系统,保证冷却水夹套中的冷却水不断循环,从而及时带走磨头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本技术磨齿机的冷却水循环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冷却效果好,让冷却水和磨头完全接触,保证磨齿机磨头的工作温度,延长磨齿机磨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一种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为包裹在磨齿机磨头8外部的冷却水夹套,该冷却水夹套包括与磨齿磨头8外壁贴靠的内筒7以及套设在内筒7外围的外筒6,图中箭头方向为冷却水流动方向。内筒7和外筒6应采用具有良好散热性的材料制造,从而使磨头8产生的热量易于通过内筒与冷却水进行交换,冷却水的热量易于通过外筒散入环境中。内筒7和外筒6相互平行设置,内筒7和外筒6的两侧端面封闭,从而在内筒7和外筒6之间形成一封闭空间,该封闭用于盛装冷却水。在内筒7和外筒6形成的封闭空间内部设有折流板(图中未示出),折流板可以使冷却水在冷却水夹套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扩散,使冷却水温度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果,由于在冷却水夹套中设置了折流板,冷却水可以在冷却水夹套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扩散及混合,因此,可以将进水口 5和出水口 4设置在冷却水夹套的同一侧,且将进水口 5和出水口 4设置在冷却水夹套的同一侧可以方便维修。内筒7与外筒6的径向距离约为3厘米,内筒7与外筒6之间的径向距离决定了冷却水夹套中冷却水的量,也即决定了冷却水夹套中冷却水的冷却能力。磨头8转动越快,则摩擦时相应产生的热量越多,所需要的冷却水越多,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径向距离需要越大,磨头8转动的越慢,摩擦时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少,内筒和外筒的径向距离较小即可。进水口 5与出水口 4通过管路连接冷却水输送系统,保证冷却水夹套中的冷却水不断循环,从而及时带走磨头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进水口 5位于出水口 4的下方,可以使冷却水夹套中始终充满冷却水,从而保证磨头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从各个部位同时散出。本技术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工作时,由冷却水输送系统提供冷却水,由进水口 5进入冷却水夹套,在夹套内部折流板的作用下均匀流动,与磨头8进行热量交换后,由出水口 4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磨齿机磨头外部的冷却水循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通道为包裹在磨齿机磨头外部的冷却水夹套,该冷却水夹套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夹套包括贴靠在磨齿机磨头外部内筒,以及处于所述内筒外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齿机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磨齿机磨头外部的冷却水循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通道为包裹在磨齿机磨头外部的冷却水夹套,该冷却水夹套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狄锋范杰杰王丁鼎丁杰锋彭明潘银锋屠晓清刘珍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约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