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磨床的锯条转向装置,设有竖直定位座和水平定位座;所述竖直定位座上设有竖直定位机构,该竖直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支撑竖直状态锯条的支撑件,及用于从两侧夹持竖直状态锯条的夹持件;水平定位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水平状态锯条的定位支撑件。当锯条竖直状态时,锯条的侧边抵靠于支撑件上,并通过夹持件从锯条两侧夹持住,也即使锯条保持竖直状态;然后锯条在牵引装置下被牵引至定位支撑件处,由于锯条韧性好,且竖直定位机构和定位支撑件间距离足够长,则锯条经过扭转后通过侧壁水平放置于定位支撑件上,由此实现锯条由竖直状态向水平状态的转向。该转向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锯条转换方向后平稳,无折弯等不利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磨床的锯条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双金属带锯条由锯齿和锯背构成,主要用于切割各种金属材料,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切割工具之一,在机械制造、冶金、化工、军工等行业应用广泛。在双金属带带锯条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电子束焊实现高速钢扁丝型锯齿和锯背材料间的复合,焊接后还需要通过锯片磨床对锯齿进行刃磨处理。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407465,申请公布日2012年4月11日,“一种磨床”中公开了一种磨床,包括床体支体、工作台机构、磨头机构,所述支体整体安装在床体上,所述床体上安装有修整器;所述工作台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主轴,所述工作台主轴与工作台相连,所述工作台主轴上安装有静压浮起机构和消隙机构,所述工作台安装在·液压浮起油腔,所述液压浮起油腔对称放置在工作台主轴两侧;所述磨头机构包括带有砂轮的磨头、砂轮轴、砂轮轴座、滑座、电机、液压升降平衡油缸,所述磨头上安装有光栅装置,所述砂轮轴与电机采用直联式联接,所述砂轮轴与电机之间连有联轴器,所述电机座在滑座上,所述滑座与液压升降平衡油缸联接。该专利整体磨削循环均可自动完成,操作者仅需装卸工件,机床可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全部工序,保证各磨削面的位置精度。当磨床对锯条进行加工时,由于磨床自身结构的原因,收放料时锯条需要保持竖直状态,而进行磨削处理时锯条需要保持水平状态,因此,这就需要在磨床上设置相应的转向装置,由此保证位于磨床上的锯条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间的快速转换。现有锯条加工者们并没有深刻意识到锯条转向装置能带来锯条加工效率的大幅提高,故对这方面的开发和研究也不完善,故直接影响了现有磨床上锯条加工的效率,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节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磨床上锯条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间转换的用于磨床的锯条转向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磨床的锯条转向装置,设有竖直定位座和水平定位座;所述竖直定位座上设有竖直定位机构,该竖直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支撑竖直状态锯条的支撑件,及用于从两侧夹持竖直状态锯条的夹持件;水平定位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水平状态锯条的定位支撑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定位机构和定位支撑件均为上下分布的至少三个,且数量与位置对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定位座和水平定位座上只有唯一的竖直定位机构和定位支撑件进行配合,那么整个转向装置只能一次对一根锯条进行转向,对于追求生产效率的企业,并不利于企业发展。所以竖直定位机构和定位支撑件的数量至少三个,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体的加工效率,而且最优选的数量为十个。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为与竖直定位座转动配合的支撑滚轮,夹持件为两相对设置且与竖直定位座转动配合的夹持滚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和夹持件为滚轮结构,故当锯条在支撑件和夹持件上为滚动摩擦,可以降低彼此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对锯条进行牵引的牵引装置的能耗,也即降低生产能耗,有利于企业的成本节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支撑件为与水平定位座转动配合的定位支撑滚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支撑件为滚轮结构,故当锯条在定位支撑件上为滚动摩擦,可以降低彼此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对锯条进行牵引的牵引装置的能耗,也即降低生产能耗,有利于企业的成本节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滚轮和夹持滚轮的轮轴均与竖直定位座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导轨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滚轮和竖直定位座的轮轴均设于相应的轴座上,该轴座和竖直定位座间构成导轨配合,则支撑滚轮和夹持滚轮可在竖直定位座上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也即支撑滚轮和夹持滚轮可根据锯条的结构和位置进行相应调整,适用于更多型号锯条的转向,及不同型号磨床的加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支撑滚轮的轮轴和水平定位座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导轨配入口 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支撑滚轮的轮轴设于相应的轴座上,该轴座和水平定位座间构成导轨配合,则定位支撑滚轮可在水平定位座上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也即定位支撑滚轮可根据锯条的结构和位置进行相应调整,适用于更多型号锯条的转向,及不同型号磨床的加工。进一步设置为与同一竖直定位机构相对应的定位支撑滚轮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各定位支撑滚轮的轮轴相互平行且呈弧形结构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同一竖直定位机构相对应的定位支撑滚轮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优选为四个,锯条平铺于定位支撑滚轮上,并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进行移动,而四个定位支撑滚轮的上表面和锯条的侧壁相互抵靠并起支撑作用,对于锯条的支撑效果更好更平稳,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四个定位支撑滚轮的上表面排成弧形表面,使得锯条被牵引时更加平滑,阻力更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锯条竖直状态即锯条宽度方向竖直设置,锯条水平状态即锯条宽度方向水平设置。当锯条竖直状态时,锯条的侧边抵靠于支撑件上,同时,通过夹持件从锯条两侧夹持住,也即使锯条保持竖直状态;然后锯条在牵引装置下被牵引至定位支撑件处,由于锯条韧性好,且竖直定位机构和定位支撑件间距离足够长,则锯条经过扭转后通过侧壁水平放置于定位支撑件上,由此实现锯条由竖直状态向水平状态的转向。该转向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锯条转换方向后平稳,无折弯等不利影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工作状态时的局部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锯条竖直状态即锯条宽度方向竖直设置,锯条水平状态即锯条宽度方向水平设置。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有竖直定位座I和水平定位座2 ;竖直定位座I上设有竖直定位机构11,该竖直定位机构11包括用于支撑竖直状态锯条3的支撑件,及用于从两侧部夹持竖直状态锯条3的夹持件;水平定位座2上设有用于支撑水平状态锯条3的定位支撑件。本实施例中,锯条3从左边进入的时候,锯条3由竖直状态转化成水平状态,反之,如果锯条3从右边进入的时候,则锯条3由水平状态转化为竖直状态,而具体的转化旋转则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过控制锯条3的进入和退出方向来实现。如,是将锯条3从竖 直状态转化成水平状态,还是从水平状态转化成竖直状态,时根据锯条3从本实施例左边进入或右边进入来实现的。竖直定位机构11和定位支撑件均为上下分布的五个,且数量与位置对应。其中,支撑件为与竖直定位座I转动配合的支撑滚轮111,夹持件为两相对设置且与竖直定位座I转动配合的夹持滚轮112,定位支撑件为与水平定位座2转动配合的定位支撑滚轮21。竖直定位座I由两块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的定位板组成,其中支撑滚轮111和夹紧滚轮112均位于两定位板间且通过轮轴和定位板转动配合,支撑滚轮111的轮轴水平设置且轴向与锯条3行进方向相垂直,而夹紧滚轮112的轮轴竖直设置且轴向也与锯条3行进方向相垂直。锯条3在支撑滚轮111、夹持滚轮112及定位支撑滚轮111上为滚动摩擦,可以降低彼此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对锯条3进行牵引的牵引装置的能耗,也即降低生产能耗,有利于企业的成本节约。当然,支撑件、夹持件和定位支撑件还可以为其他非滚轮的结构,如导柱、块状结构等,虽然会增大锯条3行进时的摩擦力,但是并不影响本专利的实施。支撑滚轮111和夹持滚轮112轮轴均设于相应的轴座(未画出)上,该轴座和竖直定位座I间构成导轨配合,则支撑滚轮111和夹持滚轮112可在竖直定位座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磨床的锯条转向装置,其特征是:设有竖直定位座和水平定位座;所述竖直定位座上设有竖直定位机构,该竖直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支撑竖直状态锯条的支撑件,及用于从两侧夹持竖直状态锯条的夹持件;水平定位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水平状态锯条的定位支撑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柏钢,刘方,罗中鑫,陶狄锋,严岳峰,邱德健,范杰杰,钱汉龙,张德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约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