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锥度保温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552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模铸镇静钢用的双锥度保温帽,其内腔由棱柱体上腔和棱锥台下腔两部分组成,帽与钢锭模以窄肩配合.这种帽头部形状合理,基本消除了钢锭在接口处形成的折叠缺陷.帽壳上腔部内壁衬绝热材料,下腔部内壁不衬耐火材料,外壁敷设保温材料,不仅改善了锭头表面质量,而且还提高了帽的热效率.使用本帽能显著降低初轧坯切损,提高成坯率.推广应用后,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铸造
,更确切地说,所涉及的是一种炼钢模铸镇静钢用的保温帽。目前,国内厂家模铸镇静钢,较普遍地采用内衬绝热材料的保温帽,其形状、结构与国外专利介绍的两种类型保温帽大致相似一类为棱锥台式保温帽,如苏联专利03640E/02★SU-818-735,美国专利US-4,042,206,日本专利49-3892、50-17933、50-18450、54-27826等;另一类为棱柱体式保温帽,如日本专利60-40645等。上述两类保温帽的特点是1.保温帽内壁均为棱锥台或棱柱体形状的单一锥度整体结构;2.保温帽内壁表面全衬绝热材料;3.棱柱体形状保温帽的肩较宽。这两类保温帽存在的问题是1.棱柱体内腔的保温帽,要减小肩宽尺寸就会使保温帽容积增大,增加了切头。采用降低浇高来减少切头,又给钳式吊车夹锭带来困难;2.全衬在保温帽内壁的绝热材料,由于使用时容易龟裂而影响到锭头有用部分的表面质量;3.棱柱体形状保温帽具有的宽肩一是易使保温帽上浮而造成接口漏钢,二是给钢锭接口处留下明显的肩疤缺陷,从而影响到锭头表面质量,三是由于头部形状不合理,轧制时容易形成较大的鱼尾变形。由于这两种类型保温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钢模铸镇静钢用的保温帽,包括一个整体的铸铁帽壳〔1〕,绝热用的耐火材料;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帽壳内腔由上腔〔6〕和下腔〔7〕两部分组成;上腔〔6〕近似棱柱体,帽壳内壁基本垂直,其内壁表面衬有绝热材料〔2〕;下腔〔7〕近似棱锥台,其横截面形状与上腔〔6〕的横截面形状相似,两腔接合处大小相同;帽壳下腔部帽内壁表面不衬耐火材料,该部帽壳构成钢锭模〔4〕本体的部分;帽壳外壁敷设有保温材料〔3〕;保温帽上腔容积比在7-9%之间;下腔高度与保温帽高度之比在0.30~0.50之间;下腔帽内壁锥度在20~35%之间;保温帽下沿内口略小于所配用的钢锭模〔4〕的上沿内口,其肩〔5〕的宽度在10~15毫米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模铸镇静钢用的保温帽,包括一个整体的铸铁帽壳[1],绝热用的耐火材料;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帽壳内腔由上腔[6]和下腔[7]两部分组成;上腔[6]近似棱柱体,帽壳内壁基本垂直,其内壁表面衬有绝热材料[2];下腔[7]近似棱锥台,其横截面形状与上腔[6]的横截面形状相似,两腔接合处大小相同;帽壳下腔部帽内壁表面不衬耐火材料,该部帽壳构成钢锭模[4]本体的部分;帽壳外壁敷设有保温材料[3];保温帽上腔容积比在7-9%之间;下腔高度与保温帽高度之比在0.30~0.50之间;下腔帽内壁锥度在20~35%之间;保温帽下沿内口略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树范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公司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