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铸镇静钢用的保温帽。为了提高炼钢模铸镇静钢锭的成坯率,减少切头损失,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在钢锭头部保温帽上下功夫,一是增加绝热保温措施,以使帽部金属冷凝速度减慢,保证熔融钢水的补缩作用;二是尽可能减小帽部容积,减少切损;三是设计合理的帽部内腔形状,使之与轧制的压下制度相匹配,减轻或改变不均匀变型的作用,提高成坯率。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苏联专利480489、925530,以及我国技术专利86201310.0、86201047.U等。上述几种专利所介绍的保温帽及其措施,虽都有其特点和效果,但亦各自存在不同的缺陷。由于解决的措施单一,作用不明显;有的脱模困难,不能普遍推广;有的消耗大、工作量增加,难以达到设计效果。我国专利86200043U提供了一种“双锥度保温帽”,其设计兼顾了锭头保温、内腔形状和减小帽容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该设计将保温材料敷设于帽壳外壁,则存在如下问题1、保温材料需根据锭型特殊制作,且使用后一次报废,增加了成本;2、保温材料面积较大,易破损,运输困难且消耗大;3、由于操作场地和注锭条件限制,使保温材料的敷设困难,工作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铸钢锭用保温帽,其铸铁帽壳(1)的内腔分为上腔(2)和下腔(3)两部分,上腔内壁挂绝热板(4),下腔不衬保温材料,使该部分金属铸后成为钢锭本体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铸铁帽壳(1)的四壁铸有与壳壁平行的封闭夹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洪功,李升龙,姜家荣,李洪友,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