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电动机的润滑结构及发电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546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3:53
在对发电电动机的轴承进行润滑的情况下,降低轴承的润滑状态的偏差。由此,发电电动机的润滑结构(100)包括:将发电电动机的输入输出轴(16)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轴承(50F)及第二轴承(50R);设置在第一轴承(50F)及第二轴承(50R)之间的轴承间间隙(56);安装在第一轴承(50F)及第二轴承(50R)的内周部的圆筒形状的轴承安装构件(70);向径向外侧贯通轴承安装构件(70),并在轴承间间隙(56)的位置处开口的贯通孔(7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发电电动机所具有的轴承进行润滑的技术。
技术介绍
发电电动机可用于各种各样的用途当中,但存在定子所具有的线圈的焦耳发热及由于转子铁心的涡流损耗及磁滞损耗等而引起的发热。为了对发电电动机进行冷却,例如记载有利用兼作润滑油和冷却油的油等冷却介质来冷却发电电动机的技术(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719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采用油等冷却介质对轴承进行润滑的情况下,在形成于发电电动机内的冷却介质通路中通过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发生偏差,从而在轴承的润滑状态中有可能发生偏差。在专利文献I中关于轴承的润滑不足无任何涉及,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对发电电动机的轴承进行润滑的情况下,降低轴承的润滑状态的偏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电电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发电电动机的输入输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至少两个轴承;设置在所述两个轴承之间的间隙;安装在所述两个轴承的内周部的圆筒形状的轴承安装构件;向径向外侧贯通所述轴承安装构件,并在与所述间隙重叠的位置处开口的贯通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还具有转子铁心保持构件,其安装在所述输入输出轴的外周部,并且安装在所述两个轴承的外周部,对所述发电电动机的转子铁心进行保持,所述转子铁心保持构件具有沿着与所述输入输出轴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贯通的轴向贯通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两个轴承之间介设有间隔件。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承安装构件在外周部具有所述两个轴承中的一方所相接的第一台阶部,保持所述发电电动机的转子铁心的转子铁心保持构件在内周部具有所述两个轴承中的另一方所相接的第二台阶部。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通过所述贯通孔并流入所述间隙的所述冷却介质在通过了所述两个轴承之后,一方向所述发电电动机所具有的定子的一方的线圈端部供给,另一方通过所述轴向贯通孔后向所述定子的另一方的线圈端部供给。本专利技术为具有所述发电电动机的冷却结构的发电电动机。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发电电动机中,在所述输入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动力产生源的输出轴,在另一端连接有通过所述动力产生源的动力来驱动的驱动对象的输入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电电动机,设置在内燃机与液压泵之间,将所述内燃机的动力向所述液压泵传递并且产生电力,所述发电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包括将发电电动机的输入输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至少两个轴承;设置在所述两个轴承之间的间隙;配置在所述输入输出轴的外周侧,并安装在所述两个轴承的内周部的圆筒形状的轴承安装构件;向径向外侧贯通所述轴承安装构件,并在所述间隙的位置处开口的贯通孔;安装在所述输入输出轴的外周部,并且安装在所述两个轴承的外周部,对所述发电电动机的转子铁心进行保持的转子铁心保持构件;沿着与所述输入输出轴的旋转中心轴平行的方向贯通所述转子铁心保持构件的轴向贯通孔;介设在所述两个轴承之间的间隔件。本专利技术在对发电电动机的轴承进行润滑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轴承的润滑状态的偏差。附图说明 图I是表示采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的侧视图。图2是图I的A-A向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的分解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的输入输出轴、转子及凸缘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所具备的转子铁心的立体图。图7是安装在转子铁心上的叶片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所具备的定子的主视图。图9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所具备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图10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所具备的凸缘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的冷却结构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关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实施方式),边参考附图边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是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记载的内容来限定的。另外,在以下记载的结构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的内容、实质上相同的内容。进而,以下记载的结构要素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另外,在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要素的各种省略、置换或变更。 <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图I是表示采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的侧视图。图2是图I的A-A向视图。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I为通过内燃机驱动发电电动机而产生电力,并通过所述电力驱动电动机而使上部回旋体回旋、或驱动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I的辅助设备的所谓混合动力方式的建筑车辆。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I包括具有左右一对履带2C的下部行驶体2 ;上部回旋体3 ;包括斗杆4a、动臂4b及铲斗4c并且安装在上部回旋体3上的工作机4 ;将下部行驶体2与上部回旋体3连结的摆动圆5。左右一对的履带2C通过右行驶液压马达和左行驶液压马达来驱动,而使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I行驶。右行驶液压马达、左行驶液压马达被供给从图2所示的液压泵7压力输送的工作油从而被驱动。上部回旋体3通过作为回旋马达来发挥功能的电动机5M(参考图2)来回旋。在上部回旋体3上固定有摆动圆5的外环50,在下部行驶体2上固定有摆动圆5的内环51。通过这样的结构,摆动圆5将上部回旋体3与下部行驶体2连结。电动机5M的输入输出轴经由具备减速机构的摆动机械而与摆动小齿轮5P连结。摆动小齿轮5P与安装在摆动圆5的内环51上的内齿啮合。电动机5M的驱动力经由所述摆动机械而向摆动小齿轮5P传递,使上部回旋体3回旋。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5M在纵向放置、即在将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I设置在水平面上的情况下,设置成电动机5M的输入输出轴朝向重力发生作用的方向。斗杆4a、动臂4b及铲斗4c通过从图2所示的液压泵7压力输送的工作油,经由控制阀而被各自的斗杆4a用、动臂4b用、铲斗4c用的液压工作缸驱动,从而执行挖掘等作业。 上部回旋体3为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形状的结构体。上部回旋体3的操纵室3a在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I的作业中以操纵者的视线主要朝向的方向作为前方的情况下,配置在上部回旋体3的前方左侧。平衡重3b配置在上部回旋体3的后方。上部回旋体3除操纵室3a及平衡重3b以外,还具有作为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I的动力产生源的内燃机6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电电动机10 ;液压泵7 ;逆变器8 ;蓄电装置9。内燃机6为例如柴油发动机,但内燃机6的种类不限。内燃机6、发电电动机10、液压泵7、逆变器8及蓄电装置9配置在平衡重3b的前方、即操纵室3a侧。在内燃机6与液压泵7之间配置有发电电动机10。内燃机6的输出轴6S与发电电动机10的输入输出轴连接,发电电动机10的输入输出轴与液压泵7的输入轴7S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内燃机6驱动发电电动机10而产生电力并且驱动液压泵7。S卩,液压泵7经由发电电动机10而被驱动。需要说明的是,发电电动机I也可以经由PT0(Power Take Off)而与发动机的输出轴间接地连接。逆变器8的输入输出端子与发电电动机10的电力输入输出端子电连接有高电压配线CAa。逆变器8的输出端子与电动机5M的输入端子电连接有高电压配线CAb。逆变器8或将发电电动机10产生的电力蓄积于电容器或者二次电池等的蓄电装置9中,或将所述电力向电动机5M供给而驱动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本幸彦千叶贞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