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546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电动发电机(9)、干式多片离合器(7)、壳体罩(60)、粉尘密封构件(62)以及粉尘收集结构(63)。干式多片离合器(7)配置于电动发电机(9)的内侧位置。壳体罩(60)以覆盖电动发电机(9)和干式多片离合器(7)的方式设置,将内部空间分为离合器室(64)和电动机室(65)。粉尘密封构件(62)配置于比离合器室分离面(66)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用于将转子(92)与壳体罩(60)的内壁(60a)之间密封。粉尘收集结构(63)用于在粉尘密封构件(62)的密封面(68)与离合器室分离面(66)之间的径向区域中形成有粉尘收集空间(6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系统且在电动机的内侧配置有干式离合器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例如,如日本国特开2006-137406号公报所示,公知有将发动机、电动机离合器单元及变速器单元连结而成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的电动机离合器单元在电动机的内侧配置有干式多片离合器。即,电动机离合器单元包括离合器毂,其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结;离合器罩,其用于固定电动机的转子,并且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结;干式多片离合器,其夹设在上述离合器毂与上述离合器罩之间。但是,在以往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中,在干式多片离合器与电动机之间没有密 封结构。因此,由于使用齿轮、离合器等而产生的磨损粉末等粉尘会进入到电动机的转子、定子侧。并且,在干式离合器的情况下,离合器的接合会使离合器产生较多的磨损粉末,对此,在以往装置中,没有应对来自干式离合器的磨损粉末的结构。因此,存在磨损粉末等粉尘堆积在离合器周边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来自离合器室的粉尘进入电动机室并且能够防止粉尘在离合器室内堆积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包括电动机、干式离合器、壳体、粉尘密封构件以及粉尘收集结构。上述电动机以转子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上述干式离合器配置于上述电动机的内侧位置,用于连接或隔断驱动力传递。上述壳体以覆盖上述电动机和上述干式离合器的方式设置,在内部空间中,将转子轴侧空间作为用于容纳上述干式离合器的摩擦元件的离合器室,将该离合器室的外侧空间作为用于容纳上述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的电动机室。上述粉尘密封构件配置于比上述摩擦元件的外周侧交界面、即离合器室分离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用于将上述转子与上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密封。上述粉尘收集结构在上述粉尘密封构件的密封面与上述离合器室分离面之间的径向区域中形成有粉尘收集空间。如上所述,将对转子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的粉尘密封构件配置于比摩擦元件的外周侧交界面、即离合器室分离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由来自干式离合器的摩擦元件的磨损粉末等构成的粉尘向用于容纳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的电动机室进入被粉尘密封构件阻止。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磨损粉末等粉尘进入电动机室侧而导致的摩擦增加、电动机磨损、电动机性能劣化等。另一方面,设有在粉尘密封构件的密封面与离合器室分离面之间的径向区域中形成粉尘收集空间的粉尘收集结构。受到粉尘密封构件阻挡的粉尘会停留且被收集到密封面与离合器室分离面之间的粉尘收集空间中。由此,能够抑制来自离合器室的粉尘向原离合器室返回,从而能够抑制磨损粉末等粉尘在离合器室内堆积。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磨损粉末等粉尘在离合器室侧堆积而导致的制动转矩的增力口、助长花键磨损等。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实施例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驱动力传递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整体概略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的电动机离合器单元的多片离合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干式多片离合器的活塞臂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干式多片离合器的活塞臂的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表示比较例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概略说明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概略说明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的粉尘密封作用和粉尘收集作用的作用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实施方式。实施例首先,说明结构。图I是表示实施例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驱动力传递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整体概略图。下面,根据图I说明装置的整体结构。如图I所示,实施例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发动机En、电动机离合器单元MC、变速器单兀T、发动机输出轴I、离合器毂轴2、离合器毂3、离合器罩轴4、变速器输入轴5、离合器罩6、干式多片离合器7、从动缸8以及电动发电机9。另外,用于对干式多片离合器7的接合 分离进行液压控制的从动缸8通常被称为“CSC (Concentric Slave Cylinder 同心从动缸的缩写)”。实施例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在常开型的干式多片离合器7分离时借助离合器罩6和离合器罩轴4将电动发电机9与变速器输入轴5连结,设为“电动汽车行驶模式”。并且,在利用从动缸8将干式多片离合器7液压接合时,借助减震器21将发动机En与电动发电机9以及发动机输出轴I与离合器毂轴2连结。而且,借助接合起来的干式多片离合器7将离合器毂3与离合器罩6连结,设为“混合动力车行驶模式”。上述电动机离合器单元MC (图I的用剖面线表示的区域)具有干式多片离合器7、从动缸8以及电动发电机9。干式多片离合器7与发动机En以连结的方式连接,连接或隔断来自发动机En的驱动力传递。从动缸8对干式多片离合器7的接合·分离进行液压控制。电动发电机9配置于干式多片离合器7的离合器罩6的外周位置,在电动发电机9与变速器输入轴5之间进行动力的传递。在该电动机离合器单元MC上以利用O型圈10保持密封性的状态设有具有通向从动缸8的第I离合器压力油路85的缸壳体81。上述电动发电机9为同步型交流电动机,具有与离合器罩6设为一体的转子支承架91、支承固定于转子支承架91且嵌入有永磁体的转子92。而且,具有与转子92隔着空气间隙93配置且固定于缸壳体81的定子94和卷绕于定子94的定子线圈95。另外,在缸壳体81上形成有供冷却水流通的水套96。上述变速器单元T与电动机离合器单元MC以连结的方式连接,具有变速器壳体41、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机构42、油泵0P。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机构42内置于变速器壳体41中,在两个带轮之间架设V型带,通过使带接触直径发生变化来得到无级变速比。油泵OP是用于向需要部位生成液压的液压源,以油泵压作为初压,将用于对通向带轮室的变速液压、离合器液压·制动器液压等进行调压的、来自未图示的控制阀的液压向需要部位引导。在该变速器单元T上还设有前进后退转换机构43、滤油器44、端盖(end plate)45、离合器 单兀箱体46。离合器单兀箱体46与变速器壳体41固定为一体。端盖45具有第2离合器压力油路47。上述油泵OP经由链驱动机构传递变速器输入轴5的旋转驱动转矩而利用泵进行驱动。链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侧链轮51,其伴随变速器输入轴5的旋转驱动而旋转;被动侧链轮52,其驱动泵轴57而使泵轴57旋转;链53,其架设于两链轮51、52。驱动侧链轮51夹设在变速器输入轴5与端盖45之间,借助轴衬55相对于固定于变速器壳体41的定子轴54能够旋转地支承于该定子轴54。而且,经由第I接合器56来传递来自变速器输入轴5的旋转驱动转矩,该第I接合器56花键嵌合于变速器输入轴5,并且利用爪嵌合于驱动侧链轮51。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的电动机离合器单元的多片离合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干式多片离合器的活塞臂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活塞臂的图3的A-A剖视图。下面,根据图2 图4说明电动机离合器单元MC的干式多片离合器7的结构。上述离合器毂3与发动机En的发动机输出轴I连结。如图2所示,在该离合器毂3上,利用花键结合保持有干式多片离合器7的驱动板71。上述离合器罩6与变速器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原卓藤井友晴石井繁大曾根竜也西村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