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冈瑟O贝伦斯专利>正文

连续浇铸结晶器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546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浇铸结晶器振动装置,至少由两个拉伸元件组成导向机构,它们布置成始终承受拉伸应力的状态,拉伸元件布置在从浇铸半径的圆心处延伸出来的各自半径上。振动驱动机构是由偏心轮及由偏心轮推动的随动件组成。布置在随动件及结晶器之间的过渡件传递振动运动至结晶器,振动的振幅可借助于调节件改变偏心轮至随动件旋转端的距离而改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结晶器产生一个稳定和不需要维修的高频振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浇铸结晶器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用于使水冷结晶器相对凝固的铸坯进行往复运动,防止铸坯与结晶器粘结及造成铸坯表面缺陷的产生。特别是本技术与具有预先选定的弧线形浇注半径的一类连铸机相关,在此类连铸机中,铸坯从弧形结晶器中被引导并通过一个预定的弯曲浇铸半径拉出,并在水平位置被切割成需要的长度。过去,结晶器被安放在一个具有弯曲半径的长梁上,长梁的旋转中心轴位于圆心位置。结晶器被安装在梁的端部,并在振动期间随着梁运动。由于这种梁相当长,并相应带来了许多机械上的困难,例如,梁长度的变化,疲劳以及轴承上的荷载等。因此这种设计是不实际的。前述的这些问题,至少有一部分问题已经由采用一对短臂连杆机构的设计所解决,连杆机构外延支撑结晶器,并布置在结晶器与圆弧中心之间。这些短臂连杆相互之间成倾斜并指向弧形圆弧中心。这一改进,已在活格尔的美国专利No.3,343,592中进行了很好的说明。由于结晶器移动行程很小(在1.27至12.7毫米之间),所以从浇铸圆弧转变为短臂连杆的位移偏差是非常小,这种沿着浇铸半径的位移偏差是允许的。但是,销轴接点设计带来了某些不希望有的间隙。对此,必须进行严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浇铸结晶器振动装置,包括导向机构和使结晶器相对铸坯振动的振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拉伸元件,第一拉伸元件具有一个内端及一个外端,该外端被固定连结到固定的外部框架上,该内端与结晶器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拉伸元件布置在第一个半径上,它指向连铸机浇注半径的圆心;第二拉伸元件的两端均与固定的外部框架固定连接,且其中至少有一端是通过一拉力调节件与外部框架固定连接;该第二拉伸元件的中段与结晶器固定连接,该第二拉伸元件设置在连铸机浇注圆心的另一个半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瑟O贝伦斯
申请(专利权)人:冈瑟O贝伦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