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铸造桶子锅脱模装置,由圆形机座、支柱、锅形内子及升降机构和托盘组成,锅形内子顶部有圆孔,使其与托盘大小相等,升降机构由操纵杆控制,使用时在锅形内子和托盘上裹上附着层,抬起操纵杆,用固定销与圆形机座相固定,锅形内子与托盘周边相吻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铸造桶子锅自动脱模,且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锅脱模,特别是一种铸造桶子锅脱模装置。目前,桶子锅脱模,普遍做法是等铸锅温度下降后,去掉外皮,用钢钎将铸锅从子模上撬起,再用钳子将锅夹去。这种做法,存在以下问题用钢钎撬锅时,钎头插入深浅很难把握,若插得太深,易将子模撬坏;若插得太浅,或用力不均,又易将铸锅撬坏,废品率高,取锅时间长,一般需5-6分钟,由于铸锅在子模上滞留时间长,受热胀冷缩作用,易使子模附着层早期脱落,同时,工人必须接近铸锅高温作业,对身体危害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铸造桶子锅自动脱模装置,它不但能使脱模快速、安全,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子模附着层早期脱落,延长子模使用寿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由圆形机座、支柱、锅形内子及其升降机构和托盘组成,内子顶部具有圆孔,使其与托盘大小相等,升降机构具有操纵杆,操纵杆上具有可与机座相连接的固定销,采用上述结构时,事先在内子和托盘上裹上附着层,抬起操纵杆,用固定销与机座相固定,锅形内子与托盘周边完全吻合,就是一个完整的铸锅子模,照上外皮即可注入铁水,过几秒钟,铁水凝固,去掉外皮,将固定销放开,在重力作用下,内子自然下降,而铸锅被托盘顶住,与内子分离,实现自动脱模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功能发挥自如,克服了钢纤对子模附着层与铸锅的损坏,降低了废品率,节约子模的修复费用,缩短了取锅时间,有效防止了子模附着层的早期脱落问题,延长了子模使用寿命5-8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根据附图,在机座(1)上有一个圆形平台(2),机座中心具有一个支柱(3),支柱(3)顶端用丝扣与圆形托盘(4)连接,支柱(3)下半部分外具有一个套管(5),套管上端与锅形内子(6)连接,内子(6)下沿略小于平台(2)内沿,内子(6)顶部开孔使之与托盘(4)大小相等。套管中间与操纵杆(7)连接,操纵杆(7)一端与焊接在机座(1)上的支点(8)连接,另一端设置固定销(9),当抬起操纵杆(7),用固定销(9)与机座(1)固定,这时,托盘(4)与内子(6)顶部开孔严密吻合,内子(6)下沿与平台(2)持平,即成为铸锅状态,等将锅铸好,松开固定销(9),在重力作用下,或用手将操纵杆按下,内子(6)下降,套管(5)落与基座(1)上,铸锅底部被托盘(4)顶住,不能随之下降自然与内子分离。权利要求1.一种桶子锅自动脱模机,其特征为由圆形机座(1),支柱(3),锅形内子(6),及其开降机构和托盘(4)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子锅自动脱模机其特征在于锅形内子(6)的顶部具有圆孔,与托盘(4)大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子锅自动脱模机其特征在于支柱(3)的下半部有套管(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子锅自动脱模机其特征在于在圆形机座(1)上具有一个圆形平台(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子锅自动脱模机其特征在于操纵杆(7)的一端与机座(1)上的支点(8)连接,操纵杆(7)的另一端设置固定销(9)可与机座(1)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铸造桶子锅脱模装置,由圆形机座、支柱、锅形内子及升降机构和托盘组成,锅形内子顶部有圆孔,使其与托盘大小相等,升降机构由操纵杆控制,使用时在锅形内子和托盘上裹上附着层,抬起操纵杆,用固定销与圆形机座相固定,锅形内子与托盘周边相吻合。本技术主要用于铸造桶子锅自动脱模,且结构简单,使用简便。文档编号B22D29/00GK2224686SQ9520073公开日1996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周贵良 申请人:周贵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桶子锅自动脱模机,其特征为:由圆形机座(1),支柱(3),锅形内子(6),及其升降机构和托盘(4)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贵良,
申请(专利权)人:周贵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