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三维标签的包装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459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三维标签的包装(100)及其制造方法(PM1,PM2)。所述包装(100)包括至少一个与待存储产品相接触的内表面(104),至少一个具有透镜表面的外表面(102),所述外表面通过利用压力将透明塑料原材料注入至其处反转地机械成型有透镜设计的阴模(FML)上或通过将外部制备好的作为标签的柱状透镜放入模具(FM)中而形成,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表面(104)和所述外表面(102)之间的图案(10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具有三维标签的包装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三维标签的包装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柱状透镜(三维透镜)用于宣传公示领域,特别是用于产品的宣传及推广。在宣传公示领域中,具有三维视觉效果的产品被称为柱状透镜(双凸透镜)/3D(三维)标签并特别地用作产品的宣传及推广,其实施形式为从一个表面由柱状透镜构成的塑料材质制成的板状物或片状物。由于板状产品的透镜表面呈板状,因此其只能用于平板应用。柱状透镜印刷技术是借助于在塑料材料制成的透射板上充当柱状透镜作用的多个透镜来改变角度从而在表面上产生多个图像的系统。利用特定的计算机软件和方法设计的三维图像通过不同的印刷技术(丝网印刷、平板印刷、数字印刷等),直接转移至用作标签的塑料基薄膜片(IML标签)或纸(随后被贴在其中一面上具有透镜的塑料板上)上或是直接转移至一面具有透镜的板的另一表面上。美国专利文献No.US6065623和No.US6394293公开了特别是用于碳酸饮料瓶和水瓶的塑料盖子。上述文献提及限定一种被命名为槽口的凹陷,该槽口应用于塑料盖子上作为标签底座,并在槽口所位于的地方通过连接装置将一柱状透镜板紧紧地锁合并附接到所述底座上,以相同尺寸对所述柱状透镜板的外部进行切割从而将其制备为插入件。从上述专利文献中可以看出,在瓶盖上提供具有三维效果的柱状透镜应用是现有技术。上述已知的方法就其所属范围而言用于宣传及推广领域。所述文献中的方法不能提供将三维标签应用于针对多变的尺寸-样式而要求不同的生产工艺以及具有高产量需求的包装工业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英国专利文档No.GB2377201A公开了一种模制的塑料制品,其呈现了动画和视觉上可互动的效果。国际专利文档No.WO01/96079A2公开了一种具有承载了透镜图像表面的模制物品,该物品采用注塑成型的工艺予以制得。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中,应该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并且以特定于每一样式的适当的制造方法来实现产品的制造,从而以高产量和合适的成本来制造在品牌的呈现和销售上具有区别的包装以及在标签区域具有三维标签的容器和/或盖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三维标签的包装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在用于包装工业的容器和/或盖子的生产工艺中,位于标签区域的透镜表面和利用柱状透镜印刷技术而被提供有三维性的标签是一起制造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在容器和/或盖子自身表面上应用透镜表面,提供一种具有三维标签的包装例如具有3D(三维)标签的容器和/或盖子及其制造方法。附图说明以下附图示出了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有三维标签的包装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图1为通过向阴模中注入透明塑料材料形成具有透镜表面的包装的制造示意图,在所述阴模之上反转地机械成型有作为设计的透镜表面;图2为具有透镜表面和标签的包装的制造(PM-1)示意图,利用阴模的结果是在所述阴模之上机械成型有作为设计的透镜表面,利用为每一样式特别编程的机械臂而将包含图像的标签包裹在阳模上,所述阳模与所述阴模相对应并形成所述包装的内部区域,并将透明塑料原材料注入至模具中。图3为图2中A的细节示意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5为在外部制造和切割所述透镜板形成的包装的制造(制造方法2/PM-2)示意图,所述透镜板通过以下而进行制备:根据确定尺寸和样式的模板进行产品的打印从而形成标签设计的图像,并利用为每个样式而特别编程的机械臂将其作为嵌入物置于阴模中,之后在其上提供塑料原材料并用阳模(MM)进行按压。图6为图5中B的细节示意图;图7为图5的俯视图;图8为应用了产品片的透镜表面的剖视图;图9为应用了产品片的透镜表面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每个部件都被指定了参考标号,这些标号的含义如下:100:包装101:具有透镜设计的标签102:外表面103:图案104:内表面105:印刷标签MM:阳模FM:阴模FML:其上反转地机械成型有透镜设计的阴模LD:在阴模内部反转地机械成型的钢透镜设计PM1:通过注入制造包装的方法P1:形成透镜表面的透明塑料原材料R:提供模内贴标的机械臂(机械装置)I:高温高压注入PM2:通过压缩制造包装的方法P2:塑料原材料RC:旋转压缩模制A,B: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包装(100),包括:至少一个与待存储产品相接触的内表面(104);至少一个具有透镜表面的外表面(102),所述外表面通过利用压力将透明塑料原材料注入至其处反转地机械成型有透镜设计的阴模(FML)上或通过将外部制备好的作为标签的柱状透镜放入模具(FM)中而形成;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表面(104)和所述外表面(102)之间的图案(103)。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100)中,所述内表面(104)和提供在所述内表面(104)上的图案(103)被用作印刷标签(105)。所述印刷标签(105)是印刷后将被贴合至透明透镜板上的塑料基IML(模内贴标)标签。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印刷标签(105)被用作产品片。所述产品通过被分离成多层(A,B)而转移至所述片上。为柱状透镜印刷(三维)的所述产品片被转移至所述外表面(102)上。所述产品片由丝网印刷、平板印刷、数字印刷或者转移印刷的各种手段形成。在所述优选实施例中,在使用注塑机通过模内贴标(IML)制造例如容器和/或盖子这类包装(100)的过程中,柱状透镜印刷的产品片被应用在透镜表面(102)上。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柱状透镜印刷的产品片通过黏贴的方式被转移至所述外表面(102)上,继而转移至包装(100)上。在所述黏贴的过程中,使用例如超声波印刷、频率印刷或者热印刷等印刷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产品片通过纸件转移的方式被应用在外表面(102)上,随后被粘贴在表面(3)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产品片通过模内贴标(IML)的方式被转移至所述外表面(102)上。塑料基标签材料用于模内贴标。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产品片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被应用在外表面(102)上。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产品片通过数字印刷和移印的方法被应用在外表面(102)上。内表面(104)、该内表面(104)上的图案(103)以及该图案(103)上的具有透镜设计的外表面(102)形成具有透镜设计的标签(101)。所述具有透镜设计的标签(101)由柱状透镜印刷技术制备而成。所述内表面(104)也起到了对所述图案(103)的保护功能。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10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表面(102)是其一个表面为印刷区域的透明透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图案(103)由柱状透镜印刷技术制备而成,并通过丝网印刷、平板印刷、数字印刷等技术转移至所述内表面(104)上。为了获得形状和深度上存在差异的本专利技术的包装(100)的不同样式,使用了以下方法:包装(100)制造方法(PM1):通过注入透明塑料原材料(P1)使其与机械成型在阴模(FML)上的反转透镜设计相接触,从而形成其外表面(102)具有透镜设计的所述包装(100);或包装(100)制造(PM2)方法:通过模内贴标(IML)的方法,利用机械臂(R)将外部制备好的作为标签(101)的柱状透镜当作插入物放置在阴模(FM)中,以及通过在其上提供芯状地形成内表面的塑料原材料(P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具有三维标签的包装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2.02 TR 2010/00724;2011.01.26 TR 2011/007311.一种用于通过旋转压缩模制来制造包装(100)的方法(PM2),该包装包括在标签区域中形成外表面并且其一个表面为透镜的材料,以及利用柱状透镜印刷技术在所述材料的其他表面上提供三维性所获得的标签(10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包装(100)的形状切割具有透镜设计的所述标签(101),该透镜设计是通过在外部执行产品印刷而制备的;将切割所得的所述标签(101)放置在形成所述包装(100)的外表面(102)的阴模(FM)中(PM2-a);在放置于所述阴模(FM)中的所述标签(101)上提供用于形成所述包装(100)的塑料原材料(P2)(PM2-b);利用形成所述包装(100)的内表面(104)的阳模(MM)旋转压缩所述塑料原材料(P2)(PM2-c);以及在所述压缩结束后,从所述阳模(MM)处移除所述阴模(FM)以获得(PM2-d)所述包装(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PM2),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切割所得的标签(101)放置在形成所述包装(100)的外表面(102)的阴模(FM)中的步骤(PM2-a)中,通过机械臂(R)将所述标签(101)放置在所述阴模(FM)内。3.一种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旋转压缩模制方法所制造的包装(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桑·哈坎·阿顿
申请(专利权)人:哈桑·哈坎·阿顿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