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组件、减速箱组件和线路板组件,在电机本体组件的电枢轴上、并在减速箱组件的减速箱体内依次装有开口挡圈、隔套、滚动轴承、固定挡圈,且该滚动轴承由轴承固定卡圈卡住固定。在所述电枢轴上、并在隔套与滚动轴承之间以及固定挡圈与滚动轴承之间均装有橡胶缓冲调节圈。其传动缓冲件的设置安装方法:电枢轴的右端已安装上换向器、电枢绕组、电枢铁芯和装配固定挡圈,然后将右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套入电枢轴,将该电枢轴插入固定在减速箱体里的滚动轴承内孔中,再先后放入左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及隔套,最后将开口挡圈卡入电枢轴凹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电枢轴蜗杆--斜齿轮传动副减少震动和冲击,降低电机振动和噪音,提高电机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及其传动缓冲件的设置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简称刮水器)是由刮水器电机驱动、能刮刷清除汽车风窗玻璃外表面上雨水、霜雪和灰尘等物质。其中,带减速装置的刮水器电机通过其输出轴上的曲柄带动由连杆一摇杆组成的连杆机构运动,并带动固定在两输出轴上的左、右刮杆作上下摆动,使安装在左、右刮杆上的橡胶雨刷片作相应的左、右刮刷运动。该带减速装置的刮水器电机的传动副为电枢轴蜗杆一斜齿轮哨合方式,在刮水器作一个周期的往复运动时,蜗杆会交替受到左、右两方向的轴向力,由于电枢轴蜗杆一斜齿轮传动副啮合之间存在间隙,以及蜗杆电枢轴装配定位件之间存在间隙,故在刮水器电机工作时会产生较大震动和冲击,增大了刮水器电机的振动和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作时受到的震动和冲击均较小的、产生的噪音较低的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及其传动缓冲件的设置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组件、减速箱组件和线路板组件,其中减速箱组件由减速箱体、斜齿轮构成,电机本体组件由换向器、电枢绕组、电枢铁芯、磁瓦、机壳、电枢轴构成,在所述电机本体组件的电枢轴上、并在减速箱组件的减速箱体内依次装有开口挡圈、隔套、滚动轴承、固定挡圈,且该滚动轴承由轴承固定卡圈卡住固定。在所述电枢轴上、并在隔套与滚动轴承之间以及固定挡圈与滚动轴承之间均装有橡胶缓冲调节圈;所述开口挡圈、隔套、滚动轴承、固定挡圈和橡胶缓冲调节圈构成该刮水器电机的传动缓冲装置。所述橡胶缓冲调节圈的装配过盈量为以下三组数据之和第一组组数据为相关尺寸链的公差值的平方和的平方根,相关尺寸链包括电枢轴的C段尺寸、固定挡圈的宽度尺寸、固定挡圈处电枢轴的凹槽尺寸、滚动轴承的宽度尺寸、隔套的尺寸、开口挡圈的宽度尺寸、开口挡圈处电枢轴的凹槽尺寸;第二组组数据为电枢轴蜗杆一斜齿轮传动副啮合时最大啮合齿侧间隙;第三组组数据为预紧力系数乘以电枢轴蜗杆/斜齿轮的法向模数。根据所述的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的传动缓冲件的设置安装方法是所述电枢轴的右端已安装上换向器、电枢绕组、电枢铁芯和装配固定挡圈,然后将右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套入电枢轴,将该电枢轴插入固定在减速箱体里的滚动轴承内孔中,再先后放入左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及隔套,最后将开口挡圈卡入电枢轴的凹槽中。采用本专利技术后,通过开口挡圈、滚动轴承与固定挡圈之间的装配以及两橡胶缓冲调节圈的缓冲作用,减少了电枢轴蜗杆一斜齿轮传动副啮合间存在的间隙以及电枢轴装配定位件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使刮水器电机在工作时,电枢轴蜗杆--斜齿轮传动副减少震动和冲击,显著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音,提高刮水器电机的性能和寿命。本专利技术通用性强、安装方便,工作效率高,投入成本低,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I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电机本体组件的电枢轴上的装配结构图。图3为图I中的传动缓冲装置装配图。图4为橡胶缓冲调节圈在电枢轴上经左向受力时的变形图。图5为橡胶缓冲调节圈在电枢轴上经右向受力时的变形图。 图6为橡胶缓冲调节圈受压缩力F和变形量δ的直角坐标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I至图3,本专利技术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组件、减速箱组件和线路板组件10,其中减速箱组件由减速箱体8、斜齿轮3构成,电机本体组件由换向器(即整流子)12、电枢绕组15、电枢铁芯16、磁瓦14、机壳13、电枢轴2 (其端部为蜗杆形而与斜齿轮3相啮合)等构成(该电枢轴2的两端分别装有支承调节螺钉I、球面轴承17),在所述电机本体组件的电枢轴2上、并在减速箱组件的减速箱体8内(且靠近电机本体组件的机壳13处)依次装有开口挡圈4、隔套5、滚动轴承7、固定挡圈11,且该滚动轴承7由轴承固定卡圈9卡住固定(即轴承固定卡圈9处于减速箱体8与滚动轴承7之间)。在所述电枢轴2上、并在隔套5与滚动轴承7之间以及固定挡圈11与滚动轴承7之间均装有橡胶缓冲调节圈6 ;所述开口挡圈4、隔套5、滚动轴承7、固定挡圈11和橡胶缓冲调节圈6(左、右侧)构成该刮水器电机的传动缓冲装置(即传动缓冲件)。其中,电机本体组件的机壳13和减速箱组件的减速箱体8相配合并紧固在一起。支承调节螺钉I、滚动轴承7和球面轴承17,作为电枢轴2的前、中、后的三个支承,作为中间支承的滚动轴承7则固定在减速箱体8和轴承固定卡圈9之间,但可在电枢轴2上滑动,固定挡圈11装配前固定在电枢轴2上,橡胶缓冲调节圈6 —般选用O型橡胶圈,当电枢轴2及其上的零件在减速箱体8内装配完成后,开口挡圈4则卡装在电枢轴2的凹槽中,从而完成电枢轴2的轴向定位。换向器12、电枢绕组15、电枢铁芯16均固定安装在电枢轴2上。斜齿轮3与电枢轴2上的蜗杆哨合,组成一对传动副。如图2所示根据所述的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的传动缓冲件的设置安装方法是所述电枢轴2的右端已安装上换向器12、电枢绕组15、电枢铁芯16和装配固定挡圈11,然后将右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6 (在固定挡圈左边)套入电枢轴2,将该电枢轴2插入固定在减速箱体8里的滚动轴承7内孔中,再先后放入左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6及隔套5,最后将开口挡圈4卡入电枢轴2的凹槽中。现设定滚动轴承7的宽度为Α,隔套5的宽度为B,开口挡圈和固定挡圈之间的距离为C,橡胶缓冲调节圈为O型橡胶圈,其直径均为d,安装后,隔套超过电枢轴凹槽边的距离为δτ。当开口挡圈卡入电枢轴的凹槽时(见图I或图2),橡胶缓冲调节圈受到压缩变形,隔套5外侧和固定挡圈11内侧之间的距离将由C'变为C,即 C' -C = δ τ。如图3所示电枢轴2的轴向定位是依靠滚动轴承7左、右边的开口挡圈4和固定挡圈11,此两挡圈均卡在电枢轴的凹槽里,滚动轴承7则装在减速箱体8内并由轴承固定卡圈9固定,作为电枢轴的左右轴向定位件。该刮水器电机工作时,电枢轴2经受的左右轴向力,通过卡在电枢轴的凹槽里开口挡圈4经隔套5和固定挡圈11,分别作用于滚动轴承7上。现利用在滚动轴承7的左、右边分别与隔套5、固定挡圈11之间均安装橡胶缓冲调节圈6,来消除电枢轴装配中的轴向定位间隙,并对该橡胶缓冲调节圈所设定的装配过盈量进行分析。现设定左侧和右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经压缩变形后的轴向宽度均为S。按图3说明,隔套5外侧和固定挡圈11内侧之间的距离将由C'变为C,即C' -C= δτ,则S =(2d- δ τ)/20如图4所示当电机工作电枢轴2经左向受力时,电枢轴工作时左向轴向力为F1, 刮水器电机电枢轴因左向受力向右位移,因滚动轴承7固定在减速箱体内不能作轴向移动,电枢轴就带动开口挡圈4和隔套5向右位移,压缩左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6,使该橡胶缓冲调节圈6的宽度由S压缩改变成SI。相反,刮水器电机电枢轴因左向受力向右位移,使右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6的宽度由S放松改变成S2,图4所示为电枢轴的传动缓冲装置因电枢轴2左向受力的变形图,其中S1+S2 = 2S。如图5所示当电机工作电枢轴2经右向受力时,电枢轴工作时右向轴向力为F2,刮水器电机电枢轴因右向受力向左位移,因滚动轴承7固定在减速箱体内不能作轴向移动,电枢轴就带动固定挡圈11向左位移,压缩右侧的橡胶缓冲调节圈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组件、减速箱组件和线路板组件(10),其中减速箱组件由减速箱体(8)、斜齿轮(3)构成,电机本体组件由整流子(12)、电枢绕组(15)、电枢铁芯(16)、磁瓦(14)、机壳(13)、电枢轴(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本体组件的电枢轴(2)上、并在减速箱组件的减速箱体(8)内依次装有开口挡圈(4)、隔套(5)、滚动轴承(7)、固定挡圈(11),且该滚动轴承(7)由轴承固定卡圈(9)卡住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组件、减速箱组件和线路板组件(10),其中减速箱组件由减速箱体(8)、斜齿轮(3)构成,电机本体组件由整流子(12)、电枢绕组(15)、电枢铁芯(16)、磁瓦(14)、机壳(13)、电枢轴⑵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本体组件的电枢轴(2)上、并在减速箱组件的减速箱体(8)内依次装有开口挡圈(4)、隔套(5)、滚动轴承(7)、固定挡圈(11),且该滚动轴承(7)由轴承固定卡圈(9)卡住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枢轴⑵上、并在隔套(5)与滚动轴承(7)之间以及固定挡圈(11)与滚动轴承(7)之间均装有橡胶缓冲调节圈(6);所述开口挡圈(4)、隔套(5)、滚动轴承(7)、固定挡圈(11)和橡胶缓冲调节圈(6)构成该刮水器电机的传动缓冲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缓冲式刮水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缓冲调节圈(6)的装配过盈量为以下三组数据之和 第一组组数据为相关尺寸链的公差值的平方和的平方根,相关尺寸链包括电枢轴的C段尺寸、固定挡圈的宽度尺寸、固定挡圈处电枢轴的凹槽尺寸、滚动轴承的宽度尺寸、隔套的尺寸、开口挡圈的宽度尺寸、开口挡圈处电枢轴的凹槽尺寸;第二组组数据为电枢轴蜗杆一斜齿轮传动副啮合时最大啮合齿侧间隙;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上胜,徐正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