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国忱专利>正文

自锁式弹性引锭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29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弧形连铸机用的拉钢平稳的自锁式弹性引锭杆,该引锭杆由引锭头、尾节和杆身部分组成,杆身的内弧面为公共弹簧板,杆身的外弧面为一系列用自锁销轴连接成一排的支承链节,支承链节的顶部与公共弹簧板的外弧面通过螺栓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无间隙串动,减少了起步拉钢漏钢率,使用寿命长,既能满足弧形段的运行和水平段的存放,又能限制引锭杆向内弧弯曲的曲率半径。(*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续铸造,尤其涉及小方坯连铸机的挠性引锭杆。弧型连铸机的挠性引锭杆用来封闭结晶器下口,在连续浇钢时,与铸坯连成一体,沿着连铸机弯曲的浇铸路径,通过导向辊、拉坯矫直机将钢坯拉出,然后与钢坯分开,以水平状移送到存放装置上。现有的小方坯连铸机的挠性引锭杆多为德马克公司的挠性引锭杆,其杆身由一系列链节通过销轴前后相连成一体,能按一定的弧度向内弧弯曲。由于链节由销轴连接,运行中轴孔不断转动磨损,使轴孔与销轴的间隙增大,起步拉钢时产生间隙串动而造成引锭杆抖动,从而出现拉钢漏钢事故。由于同样的原因,引锭杆在辊道运行中会因横向串动而跑偏,从而无法进入引锭口,影响拉坯准备工作。另外,此种引锭杆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时无间隙串动,拉钢平稳,使用寿命长的自锁式弹性引锭杆。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引锭杆由引锭头、尾节和杆身组成,杆身包括一个公共弹簧板和一系列支承链节,公共弹簧板位于杆身的操作内弧面上,支承链节位于杆身的操作外弧面上,支承链节的一端为凹形,另一端为凸形,在凹形处的中间位置横向开有一对销轴孔,在凸形处的中间位置横向开有一个扁圆销孔,各支承链节的凹形端与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弧型连铸机的自锁式弹性引锭杆,由引锭头(1)、尾节(9)和杆身部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身部分包括:公共弹簧板(2)和一系列支承链节(4),公共弹簧板(2)位于杆身的操作内弧面上,支承链节(4)位于杆身的操作外弧面上,支承链节(4)的一端为凹形,另一端为凸形,在凹形处的中间位置横向开有一对销轴孔(10),在凸形处的中间位置横向开有一个扁圆销孔(11),各支承链节(4)的凹形端与另一支承链节(4)的凸形端用自锁销轴(5)连成排,顶部与公共弹簧板(2)的外弧面通过螺栓(3)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忱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