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续铸造技术,尤其涉及连铸机的刚性引锭杆。现有连铸机用的刚性引锭杆由引锭头部分和杆身部分构成,引锭头部分包括连接杆、引锭杆头和过渡节,杆身部分通常由两根方钢加工后连接而成。这种结构的杆身,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产生塑性变形,使其弧形半径发生变化,从而无法按原有的轨道运行,使引锭杆头部难以对中结晶器的下口,这就给操作带来了困难,延长了上引锭杆的时间,影响了连铸机的作业率。要想把变了形的引锭杆送入结晶器,往往只好调整导向辊的位置,以至铸坯不能按原设计弧形轨道运行,从而引发拉直、拉不动、拉漏等事故。这种刚性引锭杆不能调整,无法修复,使用周期短,消耗率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磨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能长期保持对中精度,并具有刚性和弹性双重特性的刚弹引锭杆。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钢弹引锭杆由引锭头部分和杆身所组成,引锭头部分包括连接杆、引锭杆头和过渡节,在杆身尾部的外弧面上开有凹槽,内设传动链条,杆身包括弧形弹簧板、若干个支撑节和梯形调弧块,支撑节的两端制成凸状或凹槽状,相互配合连成一体,用螺栓把弧形弹簧板固定在支撑节的内弧面上,在支撑节连接处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机用的钢弹引锭杆,由引锭头部分和杆身所组成,引锭头部分包括连接杆(2)、引锭杆头(3)和过渡节(4),在杆身尾部的外弧面上开有凹槽,内设传动链条(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身包括弧形弹簧板(5)、若干个支撑节(6)和梯形调弧块(13),支撑节(6)的两端制成凸状或凹槽状,相互配合连成一体,用螺栓(11)把弧形弹簧板(5)固定在支撑节(6)的内弧面上,在支撑节(6)连接处的每个凹槽内安有一个梯形调弧块(13),调弧块(13)的中间带有纵向丝扣,调整螺栓(12)穿过弧形弹簧板(5)上的螺孔与丝扣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忱,柴又新,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