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239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4:52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介质层;对介质层进行氧气等离子体处理;用含碳气体对介质层进行处理;在介质层上形成掩膜层;刻蚀掩膜层和介质层至露出基底,形成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介质层表面的平整性,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电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逻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形成半导体器件的各膜层及互连结构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膜层或互连结构中的沟槽/通孔在不同工艺中产生缺陷都会直接影响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在半导体器件集成度不断增加的今天,逻辑器件的尺寸也越来越小,逻辑器件中的通孔尺寸也相应变小。现有逻辑器件中通孔的形成方法如图I至图3所示,在图I中,提供基底10,所述基底10依次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晶体管、电容器、金属布线层等结构;在半导体衬底10上形成沉积介质层20。如图2所示,在所述介质层20表面形成掩膜层30,用以后续刻蚀工艺中保护下面的膜层;在掩膜层30上旋涂光刻胶层40 ; 接着,对光刻胶层40进行曝光及显影处理,形成通孔图形。如图3所示,以光刻胶层40为掩膜,沿通孔图形刻蚀掩膜层30及介质层20至露出半导体衬底10,形成通孔50。美国专利US10/780554公开了一种逻辑器件中通孔的形成方法。现有形成逻辑器件的通孔,通孔边缘的介质层上产生底切,于通孔沉积导电物质后会产生短路现象,影响半导体器件的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介质层;对介质层进行氧气等离子体处理;用含碳气体对介质层进行处理;在介质层上形成掩膜层;刻蚀掩膜层和介质层至露出基底,形成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介质层; 对介质层进行氧气等离子体处理; 用含碳气体对介质层进行处理; 在介质层上形成掩膜层; 刻蚀掩膜层和介质层至露出基底,形成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气体包含C2H4或C2H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气体处理介质层所需的压力为2 10托,功率为300 1500W,气体流量为100 2000sccm,处理时间为2s 10s。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