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流量大小的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14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流量大小的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主要用于连铸钢水自动浇铸中液面加渣保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料斗(1)、加料管(3)、螺旋弹簧(2)、电机(6)、电缆(5)和变频器(4),加料斗(1)置于加料管(3)上方,螺旋弹簧(2)置于加料管(3)内,与电机(6)相连,电机(6)与电缆(5)相连,电缆(5)与变频器(4)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稳定运行并匀速加料、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尤其是涉一种自动调节流量大小的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主要用于连铸钢水自动浇铸中液面加渣保护。也可以延伸用于矿山、化工等领域的加料。属炼钢

技术介绍
保护渣使用技术是伴随连铸技术而产生的,在连铸钢水自动浇铸过程中主要起保温、隔绝空气、润滑(钢坯与结晶器铜板之间)、传热(钢坯与结晶器之间)和吸附杂物的作用。所以在保证正常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意义非浅,因而,在各种连铸机上被广泛应用。目前,各厂家基本的使用方法是利用风管喷吹技术来加入保护渣,就是利用压缩空气在浇注过程中,通过风管向结晶器钢水表面输送保护渣。这种技术的缺点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受风压影响比较大,流速不稳,覆盖面不均匀,进而影响渣的加入量,最终对钢水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另外这种装置受高温影响,故障率也较高,维护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稳定运行并匀速加料、维护方便的自动调节流量大小的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调节流量大小的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料斗、加料管、螺旋弹簧、电机、电缆和变频器,加料斗置于加料管上方,螺旋弹簧置于加料管内,与电机相连,电机与电缆相连,电缆与变频器相连。加料斗中的料加至加料管内,加料管内的料通过变频器控制的电机旋转带动螺旋弹簧向外输送,加料量的大小可根据电机旋转速度不同进行控制。与现有风管喷吹技术加入保护渣相比,由于本装置通过调速电机控制加料量的大小,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量稳定匀速地加料,不受外界影响。另外该装置不受温度影响,不易损坏,维护又方便,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这样,可以提高生产的稳定率以及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及质量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加料斗1、螺旋弹簧2、加料管3、变频器4、电缆5、调速电机6。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自动调节流量大小的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主要由加料斗1、加料管3、螺旋弹簧2、电机6、电缆5和变频器4组成。加料斗1置于加料管3上方,螺旋弹簧2置于加料管3内,与电机6相连,电机6与电缆5相连,电缆5与变频器4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节流量大小的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料斗(1)、加料管(3)、螺旋弹簧(2)、电机(6)、电缆(5)和变频器(4),加料斗(1)置于加料管(3)上方,螺旋弹簧(2)置于加料管(3)内,与电机(6)相连,电机(6)与电缆(5)相连,电缆(5)与变频器(4)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流量大小的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主要用于连铸钢水自动浇铸中液面加渣保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料斗(1)、加料管(3)、螺旋弹簧(2)、电机(6)、电缆(5)和变频器(4),加料斗(1)置于加料管(3)上方,螺旋弹簧(2)置于加料管(3)内,与电机(6)相连,电机(6)与电缆(5)相连,电缆(5)与变频器(4)相连。本技术能够稳定运行并匀速加料、维护方便。文档编号B22D11/11GK2933661SQ20062007542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冷永磊, 阮小江, 席小平 申请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节流量大小的连铸连续加保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料斗(1)、加料管(3)、螺旋弹簧(2)、电机(6)、电缆(5)和变频器(4),加料斗(1)置于加料管(3)上方,螺旋弹簧(2)置于加料管(3)内,与电机(6)相连,电机(6)与电缆(5)相连,电缆(5)与变频器(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永磊阮小江席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