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光华专利>正文

方坯曲背式铸钩引锭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12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连铸生产中连铸坯(锭)2与引锭头1能顺利脱离的方坯曲背式铸钩引锭头,在此引锭头的头部位置与结晶器内壁紧贴处开有滑圆槽7。当钢水从连铸中间罐进入结晶器时,由于引锭头1的头部紧贴结晶器内壁,钢水只能在引锭头1与结晶内壁处形成很薄的凝固层,不会影响脱锭;即使钢水充满滑圆槽7,亦不会阻碍引锭头1从连铸坯(锭)中旋转脱出。使用这种结构的引锭头,脱锭率可提高50%以上。(*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冶金连铸生产小方坯的曲背式铸钩引锭头,属冶金连铸的设备附件。在目前冶金连铸工艺中,作为从结晶器中凝固后方坯的引锭头大多采用直背式的铸钩引锭头,这种结构的引锭头的不足之处是在连续铸造开始时为了防止(或阻止)未凝固的钢水进入引锭头与结晶器内壁的间隙,必须在此间隙处填充石棉绳或其它耐火材料,不然待此处钢水凝固之后引锭头会与钢水凝固在一起,不能实现顺利脱锭,其原因是此处空隙契角较大,石棉绳或其它耐火材料无法塞紧,在钢水从中间罐浇入结晶器时由于钢水的冲力大和石棉绳密度小等原因,使此空隙总是局部或全部充满钢水,所以脱锭率只50%左右。本技术要解决的任务是研制 并提供一种引锭头与结晶器壁空隙处尽量小而不填满钢水的且脱锭率可达100%的方坯曲背式铸钩引锭头。为完成上述任务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引锭头直背面同头部紧贴结晶器管壁的过渡处制作有一定曲率半径的滑圆槽,此滑圆槽可以是半圆形的或半椭圆形的,同时使背面的背平面线成为引锭头头部的切线。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制作的方坯曲背式铸钩引锭头,其优点在于引锭头与连铸坯容易脱离,脱锭(坯)率可达10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坯曲背式铸钩引锭头,引锭头(1)与过渡杆(4)用活动销(3)相连,其特征在于引锭头(1)的背平面线与引锭头(1)头部相切,切点为K;在引锭头(1)背平面线的下部、引锭头(1)上切点K的后侧有滑圆槽(7),滑圆槽(7)的横断面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戴光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