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的二次风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70071 阅读:4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的二次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烧嘴伸入回转窑窑内过长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环状轨道、至少一个气腔、至少一个烧嘴、连杆以及轮子;环状轨道固定于回转窑的外部,回转窑外壳上设置有开口,环状轨道的圆心与窑体横截面的圆心不重合,按照轨道与窑体的距离将轨道划分为宽道区域和窄道区域;气腔固定在窑体的外表面并设有开口以及进风管,烧嘴末端与连杆连接,连杆末端连接有轮子,轮子设置于轨道中并可在轨道中滚动,当轮子滚动到窄道区域时,轨道的推力作用使烧嘴完全进入回转窑外壳上的开口,连杆堵住气腔的开口的空间。该方案避免了烧嘴进入回转窑窑内过长,降低了对烧嘴厚度、强度以及耐高温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
技术介绍
回转窑是氧化球团、直接还原铁、石灰、水泥以及垃圾焚烧等工艺生产线中必需的核心设备,它是一种连续转动的高温窑炉。氧化球团、石灰、水泥的回转窑由于有从环冷机一段抽过来的热风供应,因此窑内氧气充足,燃料可完全燃烧,故只需通过窑头的中央烧嘴供应燃料及空气即可满足生产要求。而直接还原、垃圾焚烧领域的回转窑由于没有环冷机一段的回流风供应,整个窑内因缺氧而充满了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CO等可燃气体,窑内温度也偏低,故除了中央烧嘴之外,还需通过位于窑身上的二次风烧嘴供应二次风来对窑内的CO等可燃气体进行二次燃烧,从而提高窑内的温度。在直接还原、垃圾焚烧的工艺中,当回转窑运转时,窑身上的二次风烧嘴、管道及 鼓风机等相关部件均随回转窑一起转动,这些部件均匀地布置在窑身上,见图I。直接还原以及垃圾焚烧两种工艺中回转窑二次风的区别为直接还原窑的二次风需通在没有填充物料的区域,即从物料上方输入,否则物料就会被氧化,见图1-1 ;而垃圾焚烧的回转窑正好相反,二次风必须通在物料中,与物料充分接触,才能保证垃圾充分燃烧,见图1-2 ;图1-1所示为直接还原回转窑剖面图,物料填充率一般略高于40%,二次风烧嘴需伸入窑内直至窑中心,才能保证当烧嘴转至下方时物料不堵塞烧嘴出口,同时由于窑内温度高达1400°C,因此伸入窑内的烧嘴厚度要足够厚,才能保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防止物料及气流的冲击;并且要在冷风不断鼓入的情况下,才能应用在此环境下,否则一般材质很难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另外,并且由于烧嘴需要伸入窑内的长度过长,烧嘴重量较大,则回转窑本体的重量增加,而且相关辅助系统如柔性传动装置、土建承重都会增加,从而造成各类成本均会相应增加。对于直接还原回转窑,燃烧及还原用煤有两种方式进入窑内,一种是利用压缩空气将颗粒略小的煤从窑头喷入到无料区域,其作用为在窑内直接燃烧产生高温气体以及与CO2反应生成CO,CO可作还原剂也可保证窑内气体为还原性气体,也有少量未燃烧部分混入物料内参与铁矿石的还原反应。另一种是粒度略大的煤从窑尾随物料进入混在物料中,其作用是与CO2反应生成co,co可作还原剂可保证窑内气体为还原性气体,也有少量未燃烧部分混入物料内参与铁矿石的还原反应。如果按照现有的方式,即烧嘴伸入窑中心,如图I所示,当窑头用压缩空气输入窑内的颗粒煤粉从窑头吹入时,会碰到位于窑中心的烧嘴,导致煤粉在窑内难以均匀分布,加上烧嘴在鼓入风与积聚煤的燃烧作用下,就会造成窑内有烧嘴的地方温度比两侧要高很多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的二次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回转窑的烧嘴伸入回转窑窑内过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的二次风系统,包括环状轨道、至少一个气腔、至少一个烧嘴、连杆以及轮子;环状轨道固定于回转窑窑体的外部,回转窑外壳上设置有开口,环状轨道与窑体的横截面在同一平面内,二者不同心,按照轨道与窑体的距离将轨道划分为宽道区域和窄道区域;气腔固定在窑体的外表面并设有开口以及进风管,烧嘴的末端与连杆连接,连杆的末端连接有轮子,轮子设置于轨道中并可在轨道中滚动,当轮子滚动到窄道区域时,轨道的推力作用使烧嘴完全进入回转窑外壳上的开口,连杆堵住气腔的开口的空间。其中上述回转窑为垃圾焚烧窑,窄道区域始终处于远离窑体内物料区的一侧。其中上述回转窑为直接还原窑,宽道区域始终处于远离窑体内物料区的一侧。其中,上述系统具有四个气腔,气腔均勻分布于窑体上。其中,上述气腔的外壳呈圆弧状。其中,上述系统具有多个烧嘴,多个烧嘴共用一个风机或供风管道总管。·其中,上述气腔的开口与连杆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套。其中,上述窑体的开口为倒台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回转窑二次风系统的使用方法,用于使用上述回转窑二次风系统,包括窄道区域始终处于远离窑体内的物料区的一侧,当连杆末端的轮子进入宽道区域时,轨道对连杆的拉力作用使烧嘴脱离窑体的开口,风机通过进风管向回转窑内通风;当连杆末端的轮子进入窄道区域时,轨道对连杆的推力作用使烧嘴进入回砖窑的开口处,停止供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回转窑二次风系统的使用方法,用于使用上述回转窑二次风系统,包括宽道区域始终处于远离窑体内的物料区的一侧,当连杆末端的轮子进入宽道区域时,轨道对连杆的拉力作用使烧嘴脱离窑体的开口 ;当连杆末端的轮子进入窄道区域时,轨道对连杆的推力作用,使烧嘴进入回转窑的开口,风机通过进风管向回转窑内通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回转窑外部设置了环状轨道,并将烧嘴通过连杆与可绕环状轨道滚动的轮子连接,并且回转窑的两侧与环状轨道的距离不同,这样当烧嘴跟随回转窑转动到窄道区域时,环形轨道对烧嘴连杆的推力作用会将烧嘴推入回转窑的开口处,将开口堵住,当烧嘴跟随回转窑转动到宽道区域时,环形轨道对烧嘴的连杆的拉力作用会将烧嘴拉到脱离回转窑开口的位置。采用这种结构的回转窑二次风系统,可以避免烧嘴进入回转窑内部的长度过长,因此降低了对烧嘴厚度、强度以及耐高温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直接还原窑与垃圾焚烧窑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直接还原回转窑的埋入式烧嘴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窑二次风系统应用于垃圾焚烧窑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回转窑的二次风系统,该系统包括环状轨道、至少一个气腔、至少一个烧嘴、连杆以及轮子;其中,环状轨道固定于回转窑窑体的外围,与窑体之间存在一定空隙,环状轨道与窑体的横截面同面,但圆心不重合,按照环状轨道与窑体的距离将轨道划分为宽道区域和窄道区域;气腔固定在窑体的外表面,气腔上设有开口以及进风管,烧嘴的末端与连杆连接,连杆的末端连接有轮子,轮子设置于轨道中并可在轨道中滚动,在回转窑运转的过程中,回转窑以自身圆心为中心旋转,轮子带动连杆随着回转窑在环状轨道中滚动,当轮子滚动到窄道区域的某一点时,轨道的推力作用恰好使烧嘴完全进入回转窑内,与烧嘴连接的连杆堵住气腔内窑壳开口的空间。为了防止灰尘积聚,上述气腔的外壳可以呈圆弧状。优选地,本实施的系统可以具有多个烧嘴,多个烧嘴可以均匀地分布于回转窑的外壳上,多个烧嘴可以共用一个风机或一个供风管道。为了保证连杆气腔的密闭性,气腔的开口与连杆接触的位置可以设置密封套,具体地,可以是硬密封或软密封。·该二次风系统可以用于直接还原窑或垃圾焚烧窑,直接还原窑的二次风需通在没有填充物料的区域,即从物料的上方输入二次风,否则物料就会被氧化,因此,当该系统用于直接还原窑时,宽道区域始终处于远离窑体内的物料区的一侧,这样当通过连杆与烧嘴相连的轮子滚动到环形轨道的宽道区域时,连杆受轨道的拉力作用将烧嘴从窑体开口拉出,则可以实现从物料上方通入二次风。当上述回转窑二次风系统应用于直接还原窑时二次风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此时宽道区域始终处于远离窑体内的物料区的一侧,当连杆末端的轮子进入宽道区域时,轨道对连杆的拉力作用使烧嘴脱离窑体的开口,可通过进风管向回转窑内通风;当连杆末端的轮子进入窄道区域时,轨道对连杆的推力作用使烧嘴进入回砖窑的开口处,此时该烧烧嘴停止供风。实施例I图2为直接还原回转窑的埋入式烧嘴剖面图。如2图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窑的二次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轨道、至少一个气腔、至少一个烧嘴、连杆以及轮子;所述环状轨道固定于回转窑窑体的外部,所述回转窑外壳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环状轨道与所述窑体的横截面在同一平面内,二者不同心,按照所述轨道与所述窑体的距离将所述轨道划分为宽道区域和窄道区域;所述气腔固定在所述窑体的外表面并设有开口以及进风管,所述烧嘴的末端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末端连接有轮子,所述轮子设置于轨道中并可在所述轨道中滚动,当所述轮子滚动到所述窄道区域时,所述轨道的推力作用使所述烧嘴完全进入所述回转窑外壳上的开口,所述连杆堵住气腔的开口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立运贺新华周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