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配风工艺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5994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42
一种回转窑配风工艺及系统,包括烟气净化、烟气再循环、烟气送粉、烟气调节、富氧配制及富氧输送,将预热器或余热锅炉后烟气经除尘器除去颗粒、灰尘,再通过烟气再循环风机后,用于输送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用的煤粉和用作燃烧器中心烟风调节火焰形状和火焰高温区位置;由制氧设备制取氧浓度高的空气,再与空气混合成氧浓度相对低的空气后,输送到窑头燃烧器或者供给分解炉的风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富氧空气助燃与烟气再循环在回转窑上的综合利用,降低冷空气的涉入量,降低了燃煤消耗量,可调节火焰形状和高温区位置,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提高燃料的选择范围,并提高系统热利用率。其工艺及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风工艺及系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水泥产业中富氧空气助燃与烟气再循环综合应用的回转窑配风工艺及系统
技术介绍
水泥行业是能源、矿石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目前受到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严重制约。我国吨水泥综合能耗离世界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煤在水泥生产成本中约占35% — 40%,因此,对于水泥行业而言,降低煤耗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泥产量已经达到18. 8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为12. 6亿吨。水泥生产过程中每年排放氮氧化物约190万吨(按平均浓度850mg/Nm3计)。今年水泥产量将突破20亿吨,水泥行业是减排氮氧化物的重点行业,居火力发电、汽车尾气之后第三大氮氧化物排放行业。现阶段,富氧空气助燃技术或烟气再循环技术已经在回转窑中应用,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麻烦。富氧空气助燃技术存在着燃烧过快,火焰长度短且粗,窑内对流换热减弱等不利因素,烟气再循环技术存在着燃料适应性差等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降低能耗、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提高燃料的选择范围、提高系统热利用率的回转窑配风工艺及系统。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窑配风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预热器或余热锅炉中90°C—350°C的烟气引出,经烟气管输送到除尘器中,将烟气中颗粒、灰尘去除,再经I净烟气管引入烟气再循环风机; b、烟气再循环风机将净化后的烟气经II净烟气管送到烟气送粉系统,再由烟气送粉系统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中,或将净化后的烟气经II净烟气管直接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中,通过调节烟气管路上的调节阀控制进入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中的烟气量,从而进行火焰的形状或火焰高温区位置的调节; C、同时通过制氧设备制备富氧或者纯氧,由富氧风机将制备的富氧或者纯氧经I富氧管输送到存储罐中,再通过II富氧管送入混合器与空气混合稀释,将形成25-40%的富氧空气输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中使用。实现上述回转窑配风工艺的系统,包括预热器或余热锅炉、除尘器、烟气再循环风机、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混合器、制氧设备、富氧风机、存储罐、风机,所述的预热器或余热锅炉经烟气管连接除尘器,除尘器经I净烟气管连接烟气再循环风机,烟气再循环风机经II净烟气管连接烟气送粉系统,再由烟气送粉系统连接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的入口端,或烟气再循环风机经II净烟气管直接连接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的入口端;所述的制氧设备经I富氧管连接存储罐,I富氧管的管路上连接有富氧风机,存储罐经II富氧管连接混合器的入口端,所述的风机经空气管连接混合器的入口端,混合器的出口端经富氧空气管连接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的入口端。所述的烟气送粉系统包括出口端并连在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上的送粉管路和III净烟气管,送粉管路经送粉风机连接IV净烟气管,IV净烟气管和III净烟气管的入口端经三通管与II净烟气管相连,送粉管路上依次设有I调节阀、送粉风机和连接在粉仓下的给粉机;111净烟气管上设有V调节阀。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富氧空气助燃与烟气再循环在回转窑上综合利用,降低了冷空气的涉入量,降低了燃煤消耗量,调节火焰形状和高温区位置,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提高了燃料的选择范围,提高系统热利用率。燃煤回转窑中的烟气可以输送煤粉,也可以调节火焰形状和火焰高温区的位置。针对富氧空气助燃和烟气再循环在回转窑上应用存在的不利因素,将两种技术有效组合应用,可以实现以下目的1、通过富氧空气助燃,增加燃料的选择范围,可利用劣质燃料;2、利用烟气再循环调节火焰长度和高温区位置,加强窑内对流换热;3、通过两种技术的组合应用,大大减少冷空气的涉入量,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燃料消耗量,达到节能的目的;4、通过两种技术的组合应用,降低氮气浓度,调节火焰形状及控制火焰温度,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达到减排氮氧化物的目的。其工艺及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燃煤回转窑富氧空气助燃和烟气再循环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燃气或燃油回转窑富氧控制助燃和烟气再循环示意图。图中1 一预热器或余热锅炉,2 —烟气管,3 —除尘器,4 - I净烟气管,5 —烟气再循环风机,6 - II净烟气管,7 — I调节阀,8—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9一富氧空气管,10-II调节阀,11—混合器,12—III调节阀,13 — II富氧管,14一空气管,15—IV调节阀,16—制氧设备,17— I富氧管,18—富氧风机,19—存储iil,20—风机,21—III净烟气管,22—IV净烟气管,23—送粉风机,24—粉仓,25—给粉机,26—送粉管,27 — V调节阀。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回转窑配风工艺在燃煤回转窑炉中,通过连接在预热器或余热锅炉I上的烟气管2将预热器或余热锅炉I中温度达90°C—350°C的烟气出口引出,经烟气管2送入与其相连的除尘器3中,除尘器3将烟气中的颗粒或灰尘除掉,再通过I净烟气管4将烟气送给再循环风机5,烟气再循环风机5将烟气经II净烟气管6送往烟气送粉系统,再由烟气送粉系统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中,通过调节烟气管路上的调节阀控制进入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中的烟气量,从而进行火焰的形状或火焰高温区位置的调节。烟气送粉系统将烟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烟气经III净烟气管21进入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通过安装在III净烟气管21上的V调节阀27实现对输送到窑头燃烧器中心通道的烟气量进行控制;一部分烟气进入与送粉管26相连的IV净烟气管22,并通过安装在IV净烟气管22上的I调节阀7调节进入送粉风机23的烟气量。装在粉仓24里的煤粉由给粉机25送入送粉管26中,经送粉风机23加压后的烟气将进入送粉管26中的煤粉输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中燃烧;在煤粉输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中燃烧同时,通过制氧设备16所制25%-100%的富氧或者纯氧,经I富氧管17由富氧风机18输送到存储罐19中,再通过II富氧管13的III调节阀12,与风机20送来的且通过空气管14上的IV调节阀15控制的空气在混合器11中混合成25% — 40%的富氧空气,经富氧空气管9输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使用。所述的除尘器3、烟气管2、净烟气管及送粉管26可采用保温或伴热的方式,即在设备或管道外壁包裹保温材料,或采用蒸汽、电阻等方式对设备或管道进行加热,以防止设备或管道内的烟气对外散热。实现实施例I回转窑配风工艺的系统,主要由预热器或余热锅炉I、除尘器3、烟气再循环风机5、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混合器11、制氧设备16、富氧风机18、存储罐19、风机20和烟气送粉系统构成;所述的预热器或余热锅炉I经烟气管2连接除尘器3,除尘器3经I净烟气管4连接烟气再循环风机5,烟气再循环风机5经II净烟气管6连接烟气送粉系统,再由烟气送粉系统连接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的入口端;所述的烟气送粉系统包括出口端并连在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上的送粉管路26和III净烟气管21,送粉管路26和III 净烟气管21的入口端经三通管与II净烟气管6相连,送粉管路26上依次设有I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窑配风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预热器或余热锅炉(1)中90℃—350℃的烟气引出,经烟气管(2)输送到除尘器(3)中,将烟气中颗粒、灰尘去除,再经Ⅰ净烟气管(4)引入烟气再循环风机(5);b、烟气再循环风机(5)将净化后的烟气经Ⅱ净烟气管(6)送到烟气送粉系统,再由烟气送粉系统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中,或将净化后的烟气经Ⅱ净烟气管(6)直接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中,通过调节烟气管路上的调节阀控制进入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中的烟气量,从而进行火焰的形状或火焰高温区位置的调节;c、同时通过制氧设备(16)制备富氧或者纯氧,由富氧风机(18)将制备的富氧或者纯氧经Ⅰ富氧管(17)输送到存储罐(19)中,再通过Ⅱ富氧管(13)送入混合器(11)与空气混合稀释,将形成25?40%的富氧空气输送到窑头燃烧器或分解炉(8)中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昌栋高克迎张举乐雍占锋刘远平姚强周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