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1983年日本与美国科学家几乎同时发现以钕铁硼为基体的(第三代)稀土永磁合金以来,其巨大的磁能积刷新了已有的永磁材料记录,引起了世界永磁材料市场巨大的变化。国内钕铁硼开发非常快,全国近百家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达将近10万多吨。众所周知,在钕铁硼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有许多边角料、残次品和切磨下来的废料,总损耗高达30%以上,因此,加强钕铁硼废料回收的研究与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从钕铁硼废料中回收稀土的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到了其中的丰厚利润。据资料显示,在浙江和广东一带,大大小小的回收钕铁硼废料的厂家就有几千家。 而这其中就有不少没有生产资格的地下黑作坊,他们将获取来的钕铁硼废料,特别是打磨 和线切割后的油泥,仅仅是进行粗糙的氧化焙烧,再经过酸溶等流程,从而来提取当中的稀土元素。由于这些商家既没有生产许可,也没有正规生产流程。所以这种方法不仅仅对稀土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会对当地的环境形成巨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钕铁硼进行磨料中产生的油泥中的预处理方法,克服了上述的对钕铁硼线料油泥的氧化焙烧带来的危害,且操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钕铁硼机床磨料油泥中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钕铁硼磨料后的油泥溶解均匀后进行蒸馏,蒸馏温度在50℃~100℃,转速为10rpm~300rpm,?并保持压强为0.01MPa~0.1MPa,蒸馏后剩下的产物再经过酸溶、除杂、萃取分离、沉淀、灼烧,即得到稀土氧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赖伟鸿,索红莉,董传博,金琼花,岳明,刘卫强,张东涛,马麟,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