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
技术介绍
循环系统由血管网络构建,血管网络从细胞和生化传输、营养和氧交换到温度调节起到广泛的作用,同时在生物的整个生存和发育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塑性。血管的发育、功能和内稳态为多种生理和病理现象的主要构成要素。这样有效的系统的建立基于初级的基础材料,血管内皮细胞(EC),EC调节经血管输送、血管扩张和血管形成及退化。由于利用如此复杂的任何系统,故障和调节异常可以导致大量疾病。因此,阐明作为血管形成基础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干预措施是必要的。已经开发出大量的体内和体外实验系统来研究血管动力学和血管功能。在2D 基体上培养的EC广泛用于屏障功能、内皮的机械敏感响应和包括白细胞与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血源性细胞的经内皮细胞迁移的研究。然而,这样的2D内皮单层缺少提供信号以诱导细胞类似它们的先天特征的三维环境。此外,没有一种方法已经成功表明,通过整合自然3D形态发生以及通过遍布的血管网络的微循环重组复杂的血管生理机能。体外模型系统可以捕捉在血管形成期间的EC的详细动力学,且可以整合对体内血管的功能特征起作用的重要生理成,该体外模型系统将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生血管的装置,包括:a)槽通道,所述槽通道与槽入口流体连通;b)源通道,所述源通道与源入口流体连通,所述源通道基本上与所述槽通道平行;c)形成血管的通道,所述形成血管的通道与形成血管的通道的入口流体连通,所述形成血管的通道在所述槽通道和所述源通道之间设置成与所述槽通道的一侧和所述源通道的一侧接触,并且所述形成血管的通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源通道和所述槽通道;d)第一培养通道,所述第一培养通道与第一培养通道入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培养通道设置成与所述槽通道的另一侧接触,所述第一培养通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槽通道;和e)第二培养通道,所述第二培养通道与第二培养通道入口流体连通,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卢力,金秀东,李现宰,郑旻桓,
申请(专利权)人:首尔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